丈夫不能再辱

作者:商木 来源: 《意林》杂志

  

  李广是一个悲剧。准确来说,李广全家都是悲剧。他刚出道时,就与堂弟李蔡以勇猛著称,当时汉文帝曾叹道:“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这句话被太史公放在《李将军列传》的开头部分,他没有解释为何文帝会出此言,三家注亦对此语忽略过去。也就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定下李广命运的基调。

  李蔡后来袭取侯爵,位至三公。他的人品才能,被史家定为“下中”,即下等的中级,远逊李广。更有甚者,李广的部将都封侯了,但他依然为上层漠视。

  武帝时,李广在一次战役中被匈奴生俘,后来乘机逃脱回来。在汉律中,兵败被俘是死罪,但可用金钱赎罪,李广遂逃过一劫,赎为庶人。赋闲期间居家无事,某夜结伴在陕西蓝田县找人饮酒,被霸陵尉发现,故事又发生了。

  其时夜间戒严,常人不得夜出,更何况还是饮酒。霸陵尉喝止李广。李广自报身份:“故李将军。”霸陵尉说:“今将军尚不得夜行,何乃故也。”强行扣留了他们。李广像韩信一样,当时没有发作,待到他重新被起用,第一件事就是请求霸陵尉同行,“至军而斩之”。在对相同事情的处理上,韩信有着更高明的手段:他功成名就后,重赏了那个曾令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市井无赖——这是对侮辱的一种巧妙回应。

  李广此事揭示了一个千古难题:一方面是需要遵从的秩序规矩,另一方面是非常之人不可侵辱之尊严,二选一。你可以说李广心胸狭窄,但他斩霸陵尉一事,是为捍卫尊严而发出的重力回击,只是他做得过火,所以他用惨烈的人生结局为此埋单。一切都好像是上天安排。

  同样是出于对尊严的追求,不欲被刀笔吏侮辱的李广,最后引刀自刭。其孙李陵,也具备这样的自贵心性。他死战匈奴,援兵不至,力竭而降,汉廷为此震动。当汉武帝听到李陵将为匈奴练兵这一假消息时,立即下令夷灭李陵全家,乡人皆以李氏为耻。后来昭帝即位,略有反省,乃遣李陵旧友任立政来招还李陵。在匈奴头领的陪侍下,任立政等人数以“刀环”暗示“道还”。李陵沉吟半晌,似有动摇。但最终,他以“丈夫不能再辱”谢绝汉使,终老匈奴。

  李陵作出了一个很为难但又很明智的选择,他若归汉,无论朝政清明与否,都很难保证不会为李家的悲剧添上浓墨重彩的最后一笔。

  在传末,太史公这样说李广:“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汉书》一改克制,说:“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流涕。”武夫尚且如此,士风可想。

  (乔丽摘自《南方人物周刊》图/李坤)

上一篇: 纽约式过马路     下一篇: 美国式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