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家拿破仑

作者:刘禾 来源:《意林》

  “我无法放下手中的笔……”说这句话出自拿破仑之口,多少会让人觉得惊讶。实际上,拿破仑 · 波拿巴如此说自有原因:他不但从小嗜书如命,还是卢梭的超级“粉丝”,一生笔耕不辍,最大的梦想就是让自己成为另一个卢梭。

  拿破仑当年写给新婚妻子约瑟芬的情书早已传为佳话,那些情书差不多都是卢梭书信体小说的翻版。可是,历史捉弄了这个文学爱好者——没有把他变成另一个卢梭,而是把他塑造成了驰骋沙场、雄霸欧洲的枭雄。

  滑铁卢战役败北,拿破仑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于五十一岁在岛上去世,身后留下的著作竟有五十多卷,不仅洋洋大观,且文类众多,既有小说、诗歌、启蒙主义论文、宏大的史学著作,也有苏格拉底式的对话录,以及大量的书信。难怪有人说,法兰西帝国是由一个卓越的文学心灵所塑造的。

  说起拿破仑的卢梭梦,我不禁想起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笔下的巴尔扎克,巴尔扎克年轻时做的是拿破仑梦。虽然他生活拮据、负债累累,但为了还债,为了用文字征服天下,巴尔扎克发誓要成为另一个拿破仑。在当时,他那个小书房空空荡荡,没有几件陈设和家具,唯一的例外,就是壁炉上小小的一尊拿破仑的石膏坐像(其时拿破仑刚去世没几年),坐像的下方贴着一张小字条,上面赫然有一行字:他用刀剑铸造的伟业,我要用笔来实现。

  英国作家马丁在《小说家拿破仑》的开篇告诉我们,19世纪像个疯人院(其实20世纪更像),那些患自大狂妄想症的诸位狂人,像雨果、巴尔扎克、亨利·詹姆斯等,无不把自己当作拿破仑,或拼命与之较劲。詹姆斯去世前写的信,其中有一封就署名Napoleone,用的正是拿破仑原名的意大利文拼法。再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里面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有一句话:“是的,我想成为拿破仑,这就是为什么我会杀人。”

  有些吊诡的是,在所有患自大狂妄想症的人群中,偏偏拿破仑本人是例外,因为他更想当卢梭,更乐于以博学文人自居。尽管他有一流的数学头脑和军事头脑,但这都不在话下,拿破仑咬定自己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作家。事实上,他的写作才华也确曾得到同代人的赏识,比如司汤达,比如圣伯夫。法国文豪圣伯夫是现代文学批评的鼻祖,他就十分欣赏拿破仑的文学才华,说拿破仑一旦闲暇,倘论及文学,还是一位高明的批评家。

  依照马丁的说法,他的文学生涯最早起步于雷纳尔神甫发起的一场征文比赛。时值法国大革命初期,报上登出的征文题目是:应该把哪些最重要的真理和情感灌输给民众,以增进他们的幸福感?头奖的奖金定为一千二百里弗,这个额度超过了拿破仑一年的薪俸,外带一枚金质奖章。为了参加征文比赛,夺下头奖,拿破仑一时发奋,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埋头苦读书,最后终于创作出一篇长文,叫作《论幸福》。遗憾的是,评奖结果公布,他苦心写就的那篇文章竟名落孙山。

  马丁最后写道:“无论是夺江山,还是失江山,他几乎还是老样子,那个年轻的、想当作家的人……好吧,就算没得到奖,他把一生都花在追求另一个头等奖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