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吧,这些名著读不下去,不丢人

作者:罗屿 来源:《意林》

  《尤利西斯》实在“杂乱无章”;《追忆似水年华》被“直接从窗户扔到了街上”;读完《百年孤独》,“就真的孤独了”……每个人心里,恐怕都有个“死活读不下去书单”。

  弃书,并非要放弃读书,而是要学会做减法。

  倘若你翻开一本书却瞌睡连连,尝试多次,仍以书从手中滑落跌到床底而告终,你是硬着头皮将书读完,还是果断放弃?1.读不下去经典,也没什么可丢人

  2012年,英国发起一项调查——什么是你丢弃最多的图书?在最终的榜单中,詹姆斯文笔拙劣的小说《五十度灰》三部曲悉数入榜,其中第三部《五十度飞》更是荣登榜首。

  在这个“弃书榜”中,还出现了一部被公认为经典作品的小说——菲茨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位列第二十位。

  和普通读者一样,很多英国作家也有自己死活读不下去的书。2008年,《星期日泰晤士报》请多位英国作家列出自己的“最恨书单”,此单一出,让天下爱书人瞠目。

  陀思妥耶夫斯基、狄更斯、弗吉尼亚·伍尔芙、D.H.劳伦斯、多丽丝·莱辛、萨尔曼·拉什迪、伊恩·麦克尤恩等人的作品均位列其中。

  陀思妥耶夫斯基让专栏作家西蒙·詹金斯很心烦,后者说,他有次度假带了《罪与罚》,结果一怒之下把它丢进了游泳池。

  和西蒙·詹金斯一样,推理小说家伊恩·兰金也很诚实地表示,很多名著自己根本“啃”不进去。比如萨尔曼·拉什迪的《午夜的孩子》,伊恩说,自己好几次鼓足勇气读它,但“都没挺过前十页”。

  至于诺曼·梅勒的《古代的夜晚》,伊恩曾“硬着头皮看到600页,最终被书里的法老弄得作呕”。《古代的夜晚》也给伊恩上了一课——读不下去经典名著,没什么可丢人。

  除官方机构的公开评选外,不少国外网友本着不吐不快的“杠精”精神,自发在网上列起了不堪卒读的小说。在一家名为“一星差评”的网站上,就汇集了很多对经典图书的差评。

  有人说,《查理和巧克力工厂》中的威利·旺卡,“是个精神虐待狂,是个厌恶小孩的大小孩”。有人说,《太阳照常升起》读起来,“像是一个傲慢的酒鬼和他那些不负责任的酒鬼朋友在推特上发的状态”。2.每个人不必读的书都不一样

  倒也不是只有西方人喜欢开列“弃书单”,几年前,有中国出版社举办了一次名为“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的评选。最终,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和《瓦尔登湖》《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及被法国人吐槽的《百年孤独》《追忆似水年华》《尤利西斯》,进入榜单前十。

  大家吐槽“读不下去”的理由五花八门。有人说,受不了《红楼梦》里复杂的人物关系;有人说,读完《百年孤独》,就真的孤独了;有人觉得,《瓦尔登湖》是本很神奇的书,“第一页翻了十遍,内容依然陌生”;至于《追忆似水年华》和《尤利西斯》,由于篇幅過长,被人称作“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必备书”。

  “死活读不下去排行榜”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人觉得,死活读不下去经典,凸显了现代人的浮躁与急于求成。也有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阅读口味,不必过于强求。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也曾在个人微信公众号中说过,人生有涯,千万不要不加选择地读书。“很多书不必读,但每个人不必读的书都不一样,这恰恰为的是更有效地读书。”3.在浩瀚的书海中发展自己的兴趣

  归根到底,阅读是很私人的事。汝之蜜糖,也许恰是彼之砒霜。很多人眼中的文学大家,其实也有自己死活读不下去的书。

  托尔斯泰就曾公开表示,莎士比亚根本不懂得描写人物,连第四流诗人都算不上。

  卡波特说凯鲁亚克“那不是写作,那是打字”。伍尔芙说读《尤利西斯》,前面两三章让她“兴味盎然,神魂颠倒,如痴如醉”,“但自从‘墓地’一幕完结之后,我就开始觉得无聊”。

  在臧否同行时,最为毒舌的非喜欢捉蝴蝶的纳博科夫莫属。

  在《俄罗斯文学讲稿》中,纳博科夫曾这样以一个大学教授的口吻给俄语作家们排过位:“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撇开他的前辈普希金和莱蒙托夫不说,我们可以这样给俄国最伟大的作家排个名次:第一,托尔斯泰;第二,果戈里;第三,契诃夫;第四,屠格涅夫。这很像给学生的作文打分,可想而知,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萨尔蒂科夫正等在我的办公室门口,想为他们自己的低分讨个说法。”

  相较于自己的同胞,纳博科夫评点其他国家同行,更显“毒舌”功力。

  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弗洛伊德的一派胡言简直吵死了,“他肯定是由最厉害的山顶洞人用石头打造而成的一尊雕像”。

  不过,纳博科夫自己的作品,也并非受所有人推崇。

  据说《洛丽塔》完成后曾被出版社拒之门外,纳博科夫还收到这样一封退稿信:“作者常常写着写着就陷入了一种像神经病一样的白日梦,情节也跟着混乱起来……作者居然还想找人出版这本小说?我建议不如把这本小说用石头埋起来,一千年后再找人出版。”

  连大师的作品也会被其他大师鄙夷,读不下去经典名著就更不必羞愧。

  另一位著名“毒舌”毛姆就说过,“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纵然他们众口一词地加以称赞,如果它不能真正引起你的兴趣,对你而言,仍然毫无作用”。重要的是,每个人要在浩瀚的书海中发展自己的兴趣,构造自己的罗盘。

  另外,在读书这件事上,毛姆还提供了一个建议:也许有时,你无须放弃整本书,而是要放弃某些过于冗长的篇幅与段落,也就是学会跳读。

  无论采用何种阅读方法,亲近、享受适合自己的书,才是最终目的。弃书,并非放弃读书,而是要学会做减法。通过阅读适合自己的好书,“给狭窄的心,一个大的宇宙”。

上一篇:陪伴母亲临终的思考     下一篇: 中国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