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做伴

莫小米

相濡以沫的老伴前不久去世, 80岁的汪奶奶,感觉家里空落落的,想请一个人来同住,不收房租,要求是能陪自己聊聊天。

外省女孩大学毕业后在杭州找了工作,薪酬不高,每月交的房租不低,于是前来“应聘”。

汪奶奶和小姑娘,都是朴实善良之人。汪奶奶把家里打扫得窗明几净,又特意在次卧加装了空调,让房客住得舒服些;女孩了解到奶奶听力不好,初次见面,写下自己的姓名、年龄、电话,郑重地交给对方收好。

彼此覺得契合,组成了祖孙模式。老人平时不喜社交,爱种花、看报纸,喜欢安静。女孩下班后会听奶奶聊聊过往,奶奶则向女孩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两人都很开心。

算着女孩快下班了,奶奶会等着门;有时女孩加班回来晚,会给奶奶打电话,让老人先睡。素昧平生的人之间,多了牵挂和暖意。

30年前常见的街头公用电话亭,现在还有吗?

在上海市中心的一条路上,有个公用电话亭,年近八十的沈阿婆,在这里值守了快30年。

略显笨重的橘红色座机,市话3分钟4角,国内长途1分钟2角。

20世纪90年代,也就是她刚刚开始经管时,公用电话亭曾有过一段繁盛的时光,每月能有很多收入,在那时算是不得了的高薪了。而在人手一部手机的今天,沈阿婆早上9点不到上班,晚上8点多才回家,每月的收入只有几十元。

好在她也不是为钱,退休金够花了。老伴离世前,交代她继续把电话亭看守下去,“一分钱不赚也没关系”。她知道,老伴是为了让自己不孤单。公用电话所在的治安岗亭,有空调、微波炉、热水,闲下来,她能与治安值班员聊聊天。

打电话的人虽少,也不是没有。有人打给租房中介,咨询一间价格很低的房子,因为担心是虚假广告,以免日后被骚扰,所以选择了公用电话。

有位年轻男子,打电话给离家出走多年的妻子。只有使用陌生号码,妻子才会接起他的电话,尽管没说几句电话便被挂断,他还是心存希望。

一位附近的独居老男人,打电话给儿子。出门扔垃圾,手机和钥匙都被锁在家里了,叫儿子来开门。

沈阿婆管了多年电话亭,善解人意,听出端倪,从不多语,对方向她倾诉,她微笑静听。

总会有人晚年落单,谁来做伴?

杭州的汪奶奶,与孙女般的孩子为伴;上海的沈阿婆,与整座城市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