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粉来问:
166****9659:小意你好!我是一名马上要小升初的学生,希望在毕业之际记录下六年的痕迹,因此想用压岁钱买一台微单相机。但父母不同意。我的成绩拔尖,周围都是好学生,他们都有电子产品,而我被看管得比较严,父母不让我碰电子产品。我认为我的自控能力比较差,买手机或平板来记录可能会产生依赖性,我到底该怎么办啊?
你好!首先,想要告诉你,作为一名小学生,你能够认识到自己在使用电子产品时可能会产生依赖,已经是件非常了不起的事了。基于这部分的认知,仍旧有想要拥有一个电子产品,不管是出于对同学的羡慕,还是自认为可以规划好时间,这些都是正常的想法。
现阶段你可能想要一台手机或者平板,未来你可能想要一台电脑或者相机,在整个青春期过程中,这样或那样类似的念头还会有很多,想要让你理解和正视的是,这是一个常态。你们正处在一个对世界有强烈探索欲的时期,难道不应该轰轰烈烈留下一些痕迹吗?
我认为是应该的。不过,你可能需要筛选一下,哪些念头是必要的,非做不可的,哪些是不那么强烈的,或许先放一放也没有关系的。要知道即便长大成人,每个时期也会有不同的念想,而那些念想处在当下或许是急不可耐的,可回过头看,往往有些抓马得让人尴尬。你试想一下,小时候有没有特别想要的东西,当时觉得如果无法拥有或许天会塌下来,现在呢,又是怎样的想法呢?
说回电子产品,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真实案例。在上高中之前,我的成绩非常好,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初升高之前被保送市重点,那个时期还没有智能手机。但当我上了高中后,或许在你看来有些年代感的翻盖、滑盖按键手机扑面袭来,砸得我晕头转向。我自认对学习是有充分规划的人,也是一个强迫症患者,可还是没能逃脱被“新鲜事物”支配的命运,最终结局可见。长大以后非常后悔在那宝贵的几年,把太多时间用在社交软件和探索世界上面。外面一点点好玩的东西,都可能与当下枯燥的学习形成强烈反差。对老师、对同学、对家长、对现有生活一些常态化的情绪,会因此被放大无数倍,从而让我义无反顾逃向“网络树洞”。那时候就算你理性的机制还在防御,可你的时间已经被无形吃掉许多了。借一句话形容的话,大概是死后自会长眠,生前何必久睡?未来还有几十年时间可以使用电子产品,了解人工智能,选择各式各样的产品,说不定还能和老同学用AI换脸回到小学,聊天聊到吐,但是好好享受学习的过程,积累更多知识,让自己有本事去看更美风景的这个阶段,错过了就很难再回头。当然这个时期的想法同样珍贵,只是,人生永远存在顺位和选择。如果你仍旧想记录美好的小学生活的话,或许比起相机、手机里的电子照片,价格实惠的拍立得是一个更好的选择。一方面,你有能力实现,应该也可以说服父母,同时满足和同学的信息交互。另一方面,相片是实体物件,更有温度,能够表达层次丰富的情感,让你时时看到,难以忘怀。
人生很长,会产生许多想法,或许也可以称之为诱惑,你需要妥善地看待,理性地选择以及正确地出击。祝你开心。
本期回复
巫山:知名作家,江苏省作协会员。已出版长篇小说《月光蒲苇》《呼叫空港》《百年春光》《时光与你,别来无恙》等十余部畅销书。
191****6605:我今年上高一,转到了一个新班级。班里的人都是老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聊天、打球等。而我喜欢去逛逛校园或去图书馆。由于性格不合,我又比较内向,所以我经常在校园里独来独往,在班级里经常想回家。你有什么办法吗?
小意:
哈喽呀,拍拍肩。你现在处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面对陌生的同学,自己的兴趣又与同学们有些不同,因而感到孤独,这是正常的。小意想说,内向并不代表不合群或不受欢迎,而是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接受并认可自己的性格,不要觉得自己与别人有所不同就是不好的。然后你要尊重自己的兴趣爱好。喜欢逛校园或去图书馆是很好的放松方式,这就是你,这正是构成你独特个性的一部分。不必迫于压力去改变自己。挚友与知己可以求同存异,可以互补,本期有一句小语,小意与你分享:“大同是三观,小异是个性”,相信你会找到与你志同道合的人。
如果你愿意,可以尝试与周围的同学建立一些联系,慢慢地建立起信任和友谊。有一天,你可以在旁边观赏他们打球,你们也可以一起在校园闲逛。重要的是,要给自己一些时间去适应新的环境。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积极的态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步调和方式来适应新环境,希望你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圈。
183****0102:你好啊!我现在是高二了,感觉自己长得很不好看,真的很自卑。我真的想自信点,至少看别人时能抬起头。我该怎么克服呢?
小林:
你好呀,小林觉得美是多元的,审美这件事也是非常主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你也一定有自己的美。接受自己的外貌,它并不是你全部的定义,你是一个独特的个体,要学会相信自己,欣赏自己。
美不仅在容貌,还在于你内心的善良,你带给人的温暖,你面对困难时的智慧和勇气,你努力实现自己理想的样子,还包括你的自信。你与朋友、家人聊一聊,就会发现外貌并不是他们重视你的因素,他们欣赏你喜欢你,并不是因为你长得“好看”。尝试去改变对自己的看法。每天给自己一些肯定。
如果你觉得自己依然无法应对这种情绪,可以和家人、朋友或专业心理咨询师谈谈,让他们给你提供支持和建议,帮助你更好地克服容貌焦虑。
抬起头,要相信自己很好,你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