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都在世界杯分手,我却成了中国好女友

作者:别人的佩佩 来源:《意林》

  前天饭桌上,一个姑娘诉苦。大意是,她和男朋友的感情一路披荆斩棘,度过了他创业寒冬期,越过了《王者荣耀》和吃鸡。然而这回,感觉要输给世界杯的遥遥无期。

  “昨天他赌球又输了好多钱。我已经一天没理他了。”姑娘停顿片刻,又嘟囔,“他可能都没发现我在不理他。”

  心疼。原来网上的段子是真的,世界杯正在击溃一个个少女的玻璃心。

  我决定点醒这个姑娘和万千少女。

  世界杯这一个月,与其去控诉男朋友的失职,不如把它当成一个好机会,来展示一下你的女友力。

  这可是四年一次的难得机遇,你能见齐他最好的哥们儿,还能让他们一起对你男朋友说一句:你何德何能啊,找这么好个姑娘!

  你女朋友喜欢包(bao)?

  我女朋友喜欢剥(bao)小龙虾。

  前两天,我看到新闻:别人家老婆!95后美女装扮客厅助老公看世界杯。

  我们90后就不服了。

  在“世界杯之中国好女友”的竞争中,我也有一个提名——我的90后好友桃纸。

  桃纸在世界杯开始前,就邀请了男友的哥们儿来家里看球。在“6·18”促销前夕,不顾此后的折扣诱惑,阔气地买好啤酒,只为提前给男朋友和他哥们儿把啤酒冰起来。还准备了水果、小龙虾。

  德国对墨西哥的比赛中,桃纸端出了小龙虾,开始熟练地剥虾。只见大家从盯着屏幕找穆勒,变成了围观她徒手10秒剥龙虾。这一次,女友战胜了世界杯。

  到了巴西对瑞士的比赛,几个朋友就更加郁闷了。男友拿出一瓶珍藏的威士忌。桃纸一看,从冰箱里拿出了此前准备好的球冰。

  这晚之后,她就成了男友哥们儿口中那个“徒手剥小龙虾的球冰女王”。

  不过,桃纸只是个铺垫,最大的赢家其实是我。我不用叫一堆大汉来我家,不用买任何啤酒小零食,还不用会剥小龙虾,就赢得了男友十几个朋友的赞赏。

  事情是这样的。我男友和朋友们有一个赌球群,预测比分,商讨赌术。

  开始,他是不拉我进群的。“赌球的人才能进群,你又不赌。”他说。这我就很不爽了。我不懂球,还不能赌球了?

  我悉心研究之后,翻墙到国外的一个网站。这里,你可以不赌输赢和比分,而赌一些更奇怪的项目:两支队伍会在球场的四个角都角球(22倍赔率),某队员吃到黄牌(18倍赔率)。男朋友和他的朋友们一说,大家都很好奇,于是纷纷邀请我进群分享。

  就这样,我获得了第一次让男友的朋友向他赞赏我的机会:你何德何能啊,找这么好个姑娘!

  也是德国对墨西哥比赛的那天。我男朋友自信满满地以群中最大的手笔押了德国赢,还压了比分1∶0,2∶0,3∶0,4∶0。

  下半场快结束时,大家纷纷开始@他。

  “今天天台人多,要摇号,早点儿去。”

  “哎,天台风景怎么样?”

  还有@我的。“是时候开始一段新生活了。”

  “帮他把行李收拾好了吗?”

  我一笑,机会来了。我满意地打下两行字:

  “@男朋友赌这么多,是不是想趁机换个老婆?告诉你,没门儿。”

  一把狗粮撒出去,群里都夸我男朋友好福气,遇到了一段连上天台都要一起的爱情。

  至于在家里,我怎么骂他输钱,我是不会告诉你们的。你们只要知道,男人最在意的是面子。最最重要的是,要在朋友面前有面子。

  当不了“别人家的孩子”,还当不了“别人家的女朋友”?

  我在知乎上搜了搜“见男朋友的哥们儿应该怎么表现”这类问题,居然读到了一水儿的直男癌答案。

  “长得好看就行了。”

  “多吃菜少说话。吃饱了就坐那儿微笑。”

  “给男朋友夹菜,倒酒。”

  ……

  我真的很失望。“男友力”的概念已经越来越系统完善,而知乎上的“女友力”,居然停留在远古时期:教我们做一个笑不露齿、擅长洗衣做饭的小女人?

  我定义的女友力,是真的实力——智商、情商、眼界、礼仪。

  比如,我男朋友就深知,讓我夹菜不如让我点菜,让我倒酒不如让我喝酒。

  我爱吃,所以他的哥们儿常找我推荐餐厅。我也会记下他们几个人的忌口(有人不吃辣,有人不吃蔬菜)和地理位置偏好(有人开车需要车位,有人晚上要回家哄孩子所以不能离他家太远),给出几个最优选。

  他们聚会有时人多,有时人少。人少没气氛的时候,我就举起酒杯和他们一起热闹热闹。人多的时候,我可以少喝,那我就多吃肉,正好减少碳水的摄入。

  搁北京,这叫眼力见儿。

  但谁要是灌我酒,我也绝不会输了气势。喝酒这事儿,除了十三妹,我还没怕过谁。

  我不要做“完美女友”,我要做让他哥们儿都会脱口说出“牛”的那种女友。

  你要和我分手?你问问你哥们儿同意吗?

  我是一个很要强的人,如果有一天我的男友要离开,我绝不会张口挽留。但,我想,如果他的朋友们都喜欢我,会有人替我骂他。

  我不会逼你留在我身边,但我就不信,你哥们儿不觉得你是个笨蛋。

  比起“就算与世界为敌,我也要和你在一起”的爱情,我更想要的是,“世界都希望我们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