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农科院,正在成为年轻人最新户外游方式

阿联

在北京北三环,农科院坦然地坐拥着这片占地150亩的试验田。这里一度也被称为“北京最贵麦田”,车水马龙的喧嚣背后,这里正偷偷培育着独有的乡野气息。

对喜欢低成本城市游荡的年轻人来说,鼓楼太挤,胡同太吵,农科院确实刚刚好。

农科院的试验田,是植物的图书馆,是独属于农学爱好者的“环球影城”。亲近大自然的同时,还能顺便解决知识焦虑。再买点农科院出品的“网红”食材,这一趟下来,获得感无可比拟。

没什么地方能像院儿里一样,满足年轻人购物+旅游的一站式需求——年轻人把农科院当成了科研版的农家乐。去实地考察一下农田,再直接下单这片地上长出来的农产品,主打一个“所见即所得”,抱回家的是一兜子实实在在的“食品安全”。

如果说农家乐是淳朴乡村景致的自留地,那么各地的农科院,就是工业社会里最后一片稀缺的布景。在不影响研究人员毕业论文的前提下,里面的农田花田可以随意打卡,分分钟让你“仿若置身欧洲”。

对想在休息日出门贴近大自然的年轻人来说,冒着6点早起还会堵车的风险,跨越车海抵达同样人山人海的郊区。周末资源本就稀缺,这实在是一趟性价比极低的苦旅。而大部分位于市中心的农科院,则迅速成为城市人周末郊游的“近替”。

正值春季出游,不少年轻人在朋友圈里展示了自己在大片向日葵、油菜花田里的ins风大片。当评论区急促地询问:“这是什么地方啊?好像在南法!”

他们只会在评论区轻轻回复一句线索:“农科院”。给不了解农科院的人们带来无限遐想。农科院的田,妥妥成为城市人的精神富矿。

农科院的花,可能乍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懂行的都知道,这些“科研成果”都是另一种科技与狠活的代言。

经常去逛江苏农科院的Cindy,每年都会守着花期去看百合、桃花和最著名的彩色油菜花。“这里的油菜花开发出了20多种花色,为这专家都研究了15年。”

就住在贵州农科院对面的小小,把农科院花田当成了自家后花园,“每年都会预留一两个月去看花卉研究所种的花”。

对她来说,无论是天气晴好时的散步,还是下班后的解压,农科院的这片田都“感觉被自己承包”。最近,来她家对面拍紫云英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亲身来到农科院的人,一部分还没有结束拍照行程,就会被农产品所吸引,站在原地开始下单。

“那些麦田就像3D版卖家秀,看了就不由自主地打开了购物软件,想看看有没有这个农科院出的大米可以买。”

近几年,食品包装上印有“农科院”三个大字,本身就是一种安全加持。

烟台市农科院有原产地研发的新薯种“烟薯25号”;华南农业大学的食堂里有戴着博士帽的“学士酸奶”;华中农大有引进地中海水牛出产的水牛奶;专门研究鹰嘴豆的新疆农科院会出鹰嘴豆粉;黑龙江农科院有证书拿到手软的大米……

在农科院最有仪式感的购物,是这里的“菜场”。卖的是农科院自家的菜苗。

三五块钱,就能收获农科院同款种子。

“你原本以为在合租房的窗台上种棵香菜,已经是走进农业了。结果别人一盆一盆地来这里搞自助,你才知道,北京原来有这么多人,家居面积能实现种菜自由。”

小小告诉我,比起千篇一律的赏花“网红”打卡地,农科院里看花,主打一个知识的收获感。

“在农科院里,我可以同时看到玉米、小麦、高粱、蔬菜、水果、花卉等。其他郊区或者景点都比较单一,看花就是看花,摘果就是摘果。而农科院基本一步一景,转头就是又一种农作物。”

作为长在农村、后来定居在城市里的年轻人,农科院里的很多东西,小小都没见过。

“我从小对很多农作物了如指掌,但是我在农科院实现了很多第一次。第一次看到红色和黑色的向日葵,紫色的灯笼状辣椒,黑色的水稻,以及紫色、蓝色的油菜花。第一次看到1米多高的青菜。

“城市里长大的小孩,可能都没有看到过水稻长什么样,没有真实听过青蛙的叫声。而在农科院,小朋友可以亲眼看到麦子发芽、长大、出穗、收割的整个过程,这是在城里非常难得的体验。”

有时候,小小去看完花,也会顺道在田里收割一把野生的蕨菜,捡一把野花,回到家就是一股“农科院风”的田园气息。

而相较之下,北京的农科院,可以亲身感受的大片农田几近于无。住在农科院里的阿民,平時只有在下班遛弯的时候,能隔着围栏,看看玻璃大棚里几棵稀稀疏疏的菜苗。“这也算贴近自然了。”

但住一楼的邻居阿姨,在自家门前种了一片玫瑰。这种不可多得的城市浪漫,他经过的时候经常看看。“邻居们或多或少都会在家种一些东西,或者在围墙边埋下种子。”

为了追赶上邻居们的“农科院浓度”,他好歹在厨房里泡上了根葱。

如果说周末去一趟郊区露营,是年轻人对精致生活方式的追求,那么周末去一趟农科院,就是年轻人看透朋友圈包装的开始。

“无论是景色还是食物,都不再追捧表面的鲜艳。就像农科院的食品一样,虽然很丑,但带给人一种本质上的安全感。”

比起在800块的花瓶里插一根79块的鲜切花,“我更想看看它原本在土里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