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濡以火锅

作者:陈晓卿 来源:《意林》

  天气刚一转凉,我就迫不及待地思念起火锅来。

  单位对面新开了一家小肥羊,号称旗舰店,菜价有点偏贵,但环境总算比其他的分店都好得多,而且,经过几次比较,我只要性价比最高的锡盟羔羊肉,这也是最便宜的一种:鲜嫩柔软,入水即熟,久煮不柴。

  無论服务员怎么威逼利诱其他款式的肉品,我也不为所动。

  奶白色的底汤,慢慢地看着半透明的鲜肉缓缓在锅里变成温和的食物……在过去的半个月里,我已经到这里吃了不下四次。

  不过这家小肥羊缺点也是明摆着的,遇到人多的时候,他们不提供大锅,每人必须分别用一只小火锅。店方的解释是,这样既干净卫生又时尚……

  从卫生的角度说,我不是中餐分餐制的坚定反对者。

  早年在南方山区拍片,当地瑶族最隆重的迎客礼仪,是主人站在家门口,双手端着一大碗红薯酒,碗里有一只小调羹,客人进门之前,都用这同一把工具,先从碗里舀出一勺酒,送到主人嘴边,由他吸溜一半,再端给自己一饮而尽。

  这个……这个……尽管那次我也喝了,但心下还是觉得,似这般肝胆相照的桥段,还是更适合小青年搞对象时使用。

  吃喝不能太近乎,但也不能太生分。

  就像火锅,草根特性决定了它的最佳就餐场景:

  锅子一只,白酒二两,三四个小菜儿,五六盘羊肉,七八个弟兄……话题往一起扯,筷子往一处伸,坐在一起都知根知底。又不是SARS暴发的时候,何必还要各找各锅呢?

  吃火锅适合朋友之间,吃四川麻辣火锅就更像交朋友:煮得越久,口感越醇厚,所有的锅底汤料非经过整一个时辰的充分交融,味道无法得以彻底彰显。

  尽管我经常给朋友推荐北京最火爆的火锅店——海底捞,因为它的汤底很清淡,容易上口,特别适合火锅入门,但我自己去的次数并不多。

  有朋友问原因,我解释说,海底捞是无渣火锅,汤里没有成型的作料,看上去很干净方便,但它就像一个讨人喜欢的自来熟交际花,貌似很容易接近,时间长了也不会有什么进一步交流,可敬而不可亲。

  而普通麻辣火锅就不同了,它更像一个内向的人,你需要时间,慢慢等他散发自己的魅力,而且时间越久味道越浓……

  你要是喜欢谁,不妨提前两小时找一家有底料的火锅店,早早开火,想象着郫县豆瓣和葱结姜片蒜瓣以及草果丁香花椒辣椒不断充分交融磨合,小火慢慢熬着,等那个人来吃……

  当然,“那个人”必须是一个喜欢吃的实在人,吃饭是你们的目的,这样你们才能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享受相濡以沫的人生。

  相反,如果吃饭只是手段,“那个人”更喜欢情调,我看最好还是去那种分餐制的地方,最好结账也是AA制,这样才匹配。

  我打心眼里佩服那些官场、商场、名利场的场面人,尽管面和心不合,为了利益也要欢天喜地坐在一张桌子上吃饭。这时,聚餐已经不是摄食的一种程序,更是某种社交性的礼仪。

  在特有范儿的场所,吃着特有面儿的菜肴,彼此相敬如宾,心里却盘算着各自的心事……

  “既然不是仙嘛,难免有杂念。”李宗盛老师形容这类人吃饭的做派是:“刀叉放两旁,鲍鱼摆中间……”李老师的这首歌名叫《凡人歌》。

  如此吃饭,是够烦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