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一粒胡椒,欧洲人打了几百年仗

作者:杨雅萍 来源:《意林》

  无论南北,想要延长食物的保质期,腌制几乎是人们不约而同的选择,这一过程离不开香料。日常生活中,香料在家里是再普通不过的存在,炖肉时放上几颗,收获一整锅的香气四溢。可要把时间往回倒几个世纪,情形却完全不同——

  早期中国本土不能种植,胡椒是价格高昂的奢侈品。明朝万历后期,一升胡椒大约要纹银六钱,折合成现在价格将近600元。

  不仅是中国,在欧洲,很长一段时间,胡椒也和黄金白银一样,是财富的象征。法国俗语里,形容一件东西价值连城的方式就是“贵如胡椒”。

  现在在饭店吃饭,假如发现自己忘了带钱,想要给老板几颗胡椒抵扣,估计会被饭店老板打得找不到北。但在中世纪的欧洲,则完全没有问题,因为当时东方香料在市场上是可以当钱花的。工人的工钱就直接折算成定量的香料,香料还可以用来交税交租。

  因为高昂的价格,拥有香料渐渐成了身份的象征。丁香、胡椒和肉豆蔻不再是简单的食物,它们顺利地与权力结合。

  据记载,14世纪初法国国王查理四世的遗孀珍妮的厨房中,有胡椒6磅、13.5磅桂皮、3.5磅丁香、1.25磅番红花,及少量肉豆蔻皮和多达23.5磅生姜。如今看上去再普通不过的香料,当年却是法国皇后才能拥有的奢侈品。

  为了让香料变得“日常”,无论中西方,都经历了漫长的过程。

  汉代张骞通西域,西域商人开始将各种珍贵香料运到长安等地售卖。明朝郑和下西洋,极大地方便了和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从此有了源源不断的胡椒供应。

  相比于中国获取香料的平和手段,欧洲则要惨烈太多。从古罗马帝国的兴衰到新航路的开辟,欧洲历史上桩桩件件的大事,背后几乎都弥漫着胡椒辛辣的味道。

  公元408年,西哥特人的首领阿拉里向罗马人索取黄金与胡椒遭到拒绝,于是直接率兵攻陷了罗马,退兵的条件之一,就是要罗马人上交3000磅胡椒。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曾经一度中断,使得胡椒几乎从欧洲人的餐桌上消失了。这时想要获得胡椒,需要经过印度和太平洋小岛上的土著——阿拉伯商人——埃及商人——威尼斯商人的层层转运。当胡椒最终抵达欧洲港口时,价格已是原产地的四五十倍。

  巨大的利润让欧洲十分羡慕嫉妒恨。在11世纪到13世纪,罗马教廷先后组织了八次“十字军东征”,目的之一就是掠夺东方的胡椒和其他香料。

  大航海时代,达·伽马绕过非洲进入印度洋,他们利用坚船利炮打开了印度门户,控制了亚洲航道,获取了胡椒、丁香、桂皮、生姜、大料等不计其数的香料。

  当香料产地的“神秘面纱”终于揭开,各国为了争夺控制权,瞬间撕破脸,拉开了“黑胡椒战争”的序幕,从此东南亚开始了长达450年的被殖民统治。

  以前香料的旅程,建立在血与火之上,它曾经引发过大小无数战争,又让人类发现整个地球。如今,随着不同城市、不同国家之间交往的便利,香料又开始了自己新一轮的“世界迁徙”。

  吃火锅时,原本北方习惯涮羊肉,川渝吃牛油,但现在麻辣已经占据大半个中国,人们调侃“不能吃辣的人正在被周围抛弃”。

  即使在最能坚守鲜味与清淡的广东,辣味食物也有了市场,带点小刺激又相对温和的藤椒和胡椒,对广东人十分友好。

  如今在各个城市里开得越来越多的“网红”泰国餐厅,琳琅满目的香草和香料跨海而来,征服了我们的味蕾,让我们得以品尝到以前从未感受过的、东南亚独特的酸辣风味。

  香料越来越广泛的传播足迹,更深层反映的是不同地域人们的交流——在碰撞中理解、认同甚至融合,恰如《风味人间》中所言:“人们不停追寻着香料的气息,既陌路相逢,又殊途同归”。

  (小梨摘自微信公眾号“上流upflow”图/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