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还很年轻

初中毕业,我考到县城读书,母亲得多费几倍的力气。一个春天下来,母亲变得又黑又瘦,母亲瘦了,但是那块荒地却变得平头正脸。种子已经播到地里,芜杂的世界在春天中呈现出新的秩序。

听邻居说,每天下地回来,她就钻进厨房忙活一家人的饭食,然后趁着薄暮时分的天光,再钻进棉花趟子里,有一回可能是太累了,母亲竟然歪在棉花地旁边的草沟里睡着了。

那段时间我的心情晴朗的时候少,阴天的时候多。功课紧张,偏偏班主任又指定让我参加学校的演讲赛。以我内向的性格,让我在人前侃侃而谈,我实在觉得为难。当我站在棉花地头跟母亲大吐苦水的时候,就是怀着这样一种抗拒的心情,我想打退堂鼓。

那是秋天的清晨,在一棵棵棉苗前,母亲就像面对着十分宠爱的孩子。是啊,从春天到秋天,田里的无数棵棉花,就是这样一遍遍翻检过去,又抚摸过来的,每一棵棉花上都留下了她的指纹和温度。母亲的情意没有白费,棉花们都很争气,叶子深绿,极力展开的枝杈间已经见到累累的棉桃。听完我的诉苦,母亲说:“老师让咱讲是看得起咱,那你就好好地讲。”回头揪下一个被雨水捂爛的桃子,惋惜地叹了一口气,继续说:“一遍讲不好,你就多讲几遍。好东西都是熬出来的。”

最后的这句话突然击中了我的心。看着黑瘦的母亲,我突然一阵心酸,同时一股莫名的力量在心底泛起。为了我的新铺盖,母亲在“熬”;为了演讲赛的好成绩,我也要“熬”。她虽然讲不出深刻的道理给我听,但她倔强地认定,自己的心血和汗水最终会变成洁白的棉絮,去温暖女儿,为了这份信念,她不喊苦不叫屈,硬生生将一块荒地变成了棉田。那时候,她既要照顾半身不遂的祖父,又要处理一大摊子家务。在焦头烂额里,信念如同一盏孤灯,在黑暗中亮起。循着这光亮,她看到了丰收在望的棉花,她的女儿也读出了一番人生的隽语。

多年之后回望,我还记得整日里那个劳碌的身影,记得她的不服输和坚持。这些年来,每当我疲倦偷懒,我便习惯性地向着故乡的方向张望一会儿,然后俯下身子继续我的工作。

世界在窗外,未来在远方,亲爱的同学,你准备好出发了吗?希望你的心头也有一盏灯照拂,希望你坚定而努力。正如茨维塔耶娃在诗中写的那样:世界还很年轻,一切都将发生,为了你能到来。

(本文入选2018年山东滨州中考卷,文章有删减)

刘丽丽:山东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出版散文集《十三岁,世界告诉我们什么》《野草物语》等。

意林:写本篇文章的初衷是什么?

刘丽丽: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对子女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提到“励志”,我首先想到的不是个人曾经如何勤奋,反而是求学时父母在家劳作的情景。农民劳作,学生苦学,看似天经地义,事实上各有各的坚持,各有各的坚持的动力源头。这个道理,我感觉用心读过这篇文章的同学能够体察得到。

意林:您认为这篇文章为何会入选中考现代文阅读题?

刘丽丽:我认为有两个因素吧:温柔和励志。母亲在棉田中劳作,是为了给女儿做一床可以放心盖的棉被。这个行为是温暖的,其间的过程是励志的。行动就是最好的榜样,女儿从母亲身上得到了教益,读者从中读出了感动。

意林:文章入选中考现代文阅读题后,您是否会把入选作为创作方向?

刘丽丽:我最近的创作方向集中在自然文学作品的写作上,当然,我也会去记录生活中遇到的人和事,记下自己的经历和思考,给年轻学子以参照和指引。我是一名初中教师,教学离不开考试;在带领学生备战中考的过程中,创作者的身份更有一份近水楼台的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