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测试

和菜头

几天前参加了一次“电饭煲测试”,在某著名电商平台搜索条输入“电饭煲”三个字。说是返回结果都在300元以上,那么平台其实是把你划入了有钱人行列。300元以下,则是被划入穷人行列。针对不同的人,平台展示不同的商品,这是一种区别对待。

我就想起我的一位有钱人朋友,他的一大爱好是在那个著名电商平台上玩小游戏,组队刷金币,然后挣平台给的几毛几块钱奖励,乐此不疲。我又想起我的一位更有钱的朋友,他的爱好是跑到另外一个以廉价著称的电商平台买全国各地的菜,因为有些当地时令菜北京的菜场根本没有。以此为发端,开始疯狂地在平台上捡便宜,快乐无比。

他们输入“电饭煲”三个字会返回什么结果?我一直很好奇,准备哪天有时间找他们测试一下。那个玩小游戏赚平台散碎银子的朋友,不知道平台算法会对他如何判定,看起来他的时间并不值钱,也许会给他推荐100块钱价位的电饭煲?那位热爱捡便宜的朋友,算法也许会直接把他抛弃,因为看他购买的各种零零碎碎,应该是个“低价值用户”,直接用锅煮饭就好了,要什么电饭煲?

算法本身没有善恶,它只是在追求效率。从正面积极的角度去想,向一位用户推荐符合他经济实力和购买习惯的产品,能够提升平台成交率,也更符合用户的真实需求。但也不妨从阴暗潮湿的角度去想,那就是用差别对待形成不公平,限制用户所见范围。其实是把人封闭在一个透明的罩子里,让他们很难发现外面的世界,更难以突破自身的局限。

假设有一个女孩子,出生在一个整天喝酒打麻将的家庭,周围亲戚朋友家的女儿都念到初中,然后18岁就嫁人,20多岁出门打工挣钱,那么我会认为她成为一位学者的可能性极小。不是因为她家境贫寒,也不是因为她智力不足,是因为她的成长环境极目所见,就不存在这种可能性。周围的人,周围人的生活方式,周围人的人生选择,就是她的透明罩子,限制了她的想法和见识。

网络平台有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可能没有,也可能遠超。说是没有,那是因为说到底无非是个购物,购物能有多大影响?买100块钱的电饭煲和1000块钱的电饭煲对人生能造成多大的不同?说是远超,那是因为网络平台不只是购物平台,还有社交平台,还有娱乐平台,还有信息平台。用真实之眼看过去,是一群人跪拜在手机下,不断献祭着自己的时间,然后手机赐下一些金色的、粉红色的泡泡,捏爆之后深深吸入可以让人欢欣片刻,紧接着继续献祭以换取新的泡泡,一刻都不能停歇。

人们好奇自己能否通过电饭煲测试,包括我自己在内。通过之后会有虚荣的满足升起,没通过则会有自我焦虑升起。但是迄今为止,我家里没有一个电饭煲,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很多年。而且,我不打算购买一个,无论平台向我推荐多么新鲜奇特强大的电饭煲。因为我认为在我的生活里不需要这种东西,100块钱和1000块钱一款,对我来说没什么区别。完全不吃饭,或者仅仅吃一点点饭,这是一小群人的选择。对他们来说,每餐必须来碗米饭这件事不成立,我刚好是其中之一。

无论如何,在未来的世界里我们注定要和算法共生,我们将比之前更加依赖各种网络平台。也正因为这样,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做何选择才变得无比重要。其中有一个选择非常古老,它让人在接受工具的服务,和成为工具的加工对象之间选一样。我觉得,能够区分出它们之间的不同已经很了不起,因为太多人把后者想当然地当作了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