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网络主场在哪里

和菜头

你的网络主场在哪里?最近我一直在找这个问题的答案。

我认为如果以时长来计算,那么应该是抖音、快手一类的短视频平台,因为最多人在上面消耗了最多时间。接下来是微信和微博,前者用于社交聊天,后者依然是新闻渠道,并且这两者逐渐成为搜索引擎,尤其是微博,早已是事实上的实时搜索引擎。

除此之外,還有个很大的异数,那就是小红书,我认为它是现今的生活搜索引擎。它刚出现的时候,只是女生晒物品的平台。但是今天,它已然变成了一个生活百科搜索引擎。

我不使用抖音、快手,也不在电商平台上逛,估计未来也不会在小红书上发布攻略,甚至到现在都没有开通三大视频平台的会员,所以我的网络主场还是微信。每天要通过公众号发布文章,回复读者留言。还要在群里参与一下讨论,阅读群友分享的文章。最后点开朋友圈,看一下各位友邻的动态,了解他们最近都在干什么,或者说他们想要让大家知道他们在干什么。

但是最近两三年,我也注意到了一些很有趣的变化。比如人们分享资讯和新闻的时候,链接、文字和图片的数量变少了,视频异军突起。网上一旦发生了点什么事,朋友甩过来的不是一篇新闻报道,而是一条短视频。并且不是原生短视频,大多是按照以前电视台新闻综述那样剪辑而成的一条视频,里面有新闻事实,但也会夹杂着分析和评论。

我猜想,这种变化意味着人们不再像以往那样,通过微博这样的社交媒体了解新闻和资讯,他们是在抖音一类的短视频平台上获取资讯,这才能解释他们为什么经常没事就扔条新闻视频过来,否则他们扔的应该是新闻链接或者微博分享页才对。在很多年前,生活的主场是客厅,因为那里有电视机,那是人们最重要的资讯渠道和娱乐工具。这是不是意味着现在短视频平台才是人们的网络主场?

还有一种更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如今的热门电影或者电视剧,出票量和播放量也就是几十万到几百万的量级。但是在短视频平台上,人们根据剧作内容做的二次剪辑视频,播放量可以轻松过千万。而这条二次剪辑视频,甚至只是针对原作的一部分。如果把全片全剧的所有二次剪辑视频的播放量加在一起,则是一个天文数字。

于是我想:完整的世界,完整的资讯,完整的文艺作品,大众是无福消受的,没有地方下嘴。从历史上看,总得有那么一批人,把这些完整的东西切分、处理、转化,变成易于消化的碎片,才能让大众接受。所以,互联网世界里总是有那么多的分析、阐释、讲解存在。短视频平台应该是今天最有效率的分解、消化、分配工具,所谓“一鲸落,万物生”,短视频平台就是今天互联网世界的鲸落,也是人们网络生活的主场,胜过了图书、报纸、电视等一切媒介。

从这个意义上说,今天短视频平台提供电商购物只是个开始,未来的线上线下生活也许会整体向视频化迁移。届时,视频不再是视频,而是动态图像和声音。所以也不需要专门兴建什么元宇宙,我们早已在元宇宙的雏形里,一切现实生活都在很具体地通过视频映射到网络世界里去。说到底人们并不喜欢消费抽象符号,而是更喜欢消费具体的颜色、形状、声音和动作。

几十万年前,有穴居人在山洞岩壁上用矿石粉绘制白天打猎的经过,无人理会。其他人围坐在火堆旁边,看某个穴居人连比画带演,给他们讲解狩猎的精彩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