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家乡醇

清明至谷雨,是家乡茶叶采收的黄金时节。这二十天左右的茶谓之“明前茶”或“谷雨茶”,一天一个味。

家乡有二十五万余亩茶园,身在现场,才能真正体会茶山的壮观,春林初盛,漫山茶树吐绿,纤毫未染,通透深邃,一条条茶带随山势蜿蜒,一条有一条的风景,一带有一带的韵味。层层叠叠的曲线间,采茶人似天女散花,看似随意,却又是那样和谐自然。

老屋位于一个小山村,翠竹满崖,树木成林。这阵子三嫂每天天蒙蒙亮就上山了。我回老家体验提筐摘茶的乐趣时,三嫂已将满满一背篓茶叶搁在厅堂里。阳光透过晨雾,一缕缕地洒进厅堂,满脸汗珠的她立住休息一会,就弓身把茶叶倾倒在篾晒垫上,摊匀开来,一边又细细把其中的老叶和碎枝捡起丢掉。

记忆里,茶叶是当地庄稼人收入的主要来源,一到采茶季节,起早摸黑的采茶人,脸被太阳晒得通红,手被叶汁染得乌黑,但她们把脆亮的歌声留在了茶山上:“温泉泡开绿春蕊,翩翩起舞味道佳,淡淡茗香醉远客,浓浓深情敬爹妈。”歌声如溪水般清澈透亮,在高低浓密的茶树中,冲过来,撞过去,有一种生命原始的力量,荡人心魄。

傍晚时分,三嫂端坐庭院,将做好的成茶置于簸箕里摊凉,再次拣去杂物、茶梗,然后挑选条索均匀的茶叶分装到锡箔袋里,一溜地排过去,像整齐的城垛,颇有成就感。看我入神的样子,三嫂说:“兄弟,你来一杯啊!”

我抓起一小撮茶叶放到玻璃杯里,开水冲下,茶叶升腾,细啜轻品,入口亲和,舌上粒粒滚动,滑润清甜,儿时那摄人心魂的茶香顺喉而入,让人通体舒畅。我脱口说:“好茶啊!一点也不比名茶差。”三嫂答道:“是啊,纯天然的呢!有机会,你也帮着宣传宣传。”

半个多月茶叶采摘,三嫂显得有些疲意,三哥叫三嫂不要太累。他说,精准扶贫这几年,村里分了一块茶园给他家,采摘的茶叶大部分卖给茶商,吃“茶叶饭”就足够了,但三嫂闲不住:“总是靠扶持像什么话?得攒点小钱找机会生大钱。”

吃罢晚饭,我准备回城,三嫂递给我一包茶叶,笑着说:“这是给你的!”我接过来,茶叶似乎还有炭火的余温,让人暖心暖肺,入骨入髓。

“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看到哥嫂今日的生活光景,喝过家乡的茶,我感到血液里有了新的重量。

(本文入选2019年云南中考语文试卷,文章有删减)

段伟,中國作家协会会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先后刊发百万字散文、随笔及言论。著有《用文字捂暖教育生活》《一抹秋阳》等作品集。

《意林》:您认为这篇文章为何入选中考现代文阅读?

段伟:这篇文章首发于《人民日报》,我认为这篇文章入选中考试题有两个因素,其一,“文章合为时而著”,本文挠到了时代的痒处;其二,时令鲜活的作品必须“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因为共情才是最大的流量密码。

《意林》:您认为阅读对个人成长有哪些影响?

段伟: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阅读史。阅读是种健康向上的精神状态,会沉淀为一种素养。阅读陶冶情操,培育人的精神长相,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阅读的广度,改变人生活的内涵;阅读的深度,决定人思想的高低。

《意林》:对您而言,写作的意义在于什么?

段伟:想,都是问题;写,才有答案。写作能拓展我们的心灵疆界。经由自己的文字,我们可以从眼前的世界进入更多、更丰富的世界。写作是思想的磨刀石,是阅读、思考的外显性标示。思考固然可以不动笔,但不动笔、不形成文字的思考往往是肤浅的、零碎的、浮光掠影的。写作过程中你会把模糊变成清晰、破碎变得完整、零乱变得有条理,等回过神来,纸上的文字便是这趟思考之旅的见证和收获。“写然后知不足”,由此激发你再阅读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