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里,猪八戒最爱吃,就讨嫌。《红楼梦》里,李嬷嬷最爱吃,和宝玉的丫头们抢枫露茶吃、抢酥酪吃,也讨嫌。《三国演义》里,袁术爱吃,打了大败仗,士兵都断粮了,他还作兮兮地要喝蜂蜜水解渴,也讨嫌。可是偏偏侠义小说不一样,好吃的大侠们反而可爱。
《水浒传》里,鲁智深那么爱吃,“浑清白酒,都不拣选;牛肉狗肉,但有便吃”。这样一个资深“吃货”却显得特别可爱。金庸笔下也有这个奇怪的规律,如果一个高手讨人嫌、不可爱,多半是因为他不爱吃。
《天龙八部》里讨人嫌的坏和尚鸠摩智就是一个对美食没有一点儿兴趣的人。他和段誉在一起时,很明显段誉爱吃,鸠摩智不爱吃。
有一回,两人同到姑苏慕容家做客,阿朱、阿碧请他们喝茶,茶叶名叫“吓煞人香”,也就是后世著名的碧螺春:“端起茶碗,扑鼻一阵清香……淡绿茶水中漂浮着一粒粒深碧的茶叶……生满纤细绒毛。”
两人都没见过这种茶。段誉的反应是开心品尝,“满嘴清香,舌底生津”。鸠摩智却打死不喝。因为他喝惯了苦涩的黑色茶砖,见到这等碧绿有毛的茶叶,总疑心有毒,一口都不尝——可以说他防备心重,但说到底,这个人不爱吃。
接下来,阿朱又请他们吃四样点心:玫瑰松子糖、茯苓软糕、翡翠甜饼、藕粉火腿饺,做得美味又精致。段誉一边猛吃一边猛吧唧嘴,“吃一件赞一件,大快平生”。鸠摩智还是死扛,一块也不吃。
金庸反复地刻画鸠摩智在美食面前的麻木和多疑,想表达的无非是:段誉可爱,鸠摩智不可爱。
对比最强烈的一对是洪七公和欧阳锋。洪七公爱吃,欧阳锋不爱吃。洪七公人见人爱,欧阳锋很不可爱。
欧阳锋像个苦行者,一心只想争霸、搞阴谋。他的生活可以说很无聊。他也养歌女舞女,但都是用作斗争工具。他也养宠物,可惜都是蛇,不是拿来做伴的,而是拿来咬人的。
洪七公则不一样。他名义上是“丐”,其实过的是皇帝般的生活。他一生优哉游哉,世上什么稀奇古怪的美食都吃过,而且食不厌精,绝对讲究。有一次和杨过吃饭,他居然随身掏出油盐酱醋孜然和香菜来,把杨过都吓了一跳。
洪七公最任性的一次大吃是跑到大宋皇宫里,在御膳房的梁上躲了三个月,只为吃一道名菜——“鸳鸯五珍脍”。那几个月,御厨做出的菜,总是不翼而飞,连盘子都不见了,宫里还以为是有狐狸大仙出没。
洪七公和欧阳锋是同一天去世的,一个享用了一辈子美食,一个搞了一辈子阴谋。相比之下,洪七公的人生更让人羡慕,而欧阳锋的人生则有些遗憾。所以,“吃货”归根结底就是可爱的意思,连吃都不爱,还能爱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