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负师和求道派

作者:陈果 来源:《意林》

  一个学生是围棋爱好者,他说,围棋运动中存在两类人——“胜负师”和“求道派”。所谓“胜负师”即是以胜利为终极目的,而所谓“求道派”则是以追求围棋的艺术境界为主要目的。

  “胜负师”以战胜他人为乐,“求道派”以战胜自己为乐;“胜负师”因败北而痛苦,“求道派”因没有自我突破、自我提升而痛苦;“胜负师”生活于“二人世界”,他在对他者的征服中寻找自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求道派”自成世界,在自我的内在超越中实现自我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借用这两个概念,我们会发现在人与人的竞争关系中也存在“胜负师”与“求道派”两类人。“胜负师”意在求胜,为了成为“赢家”;而“求道派”则是默默地努力工作,在工作中积累宝贵的经验和惨痛的教训,步缓却稳健地不断向上攀升。

  相似的情况也常常出现在:同是“赢家”,却可以呈现为两种截然相反的“胜利”姿态。

  第一类胜利者接近于前面所谈及的“胜负师”,为了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他们往往选择对失败者“四面围歼”“斩尽杀绝”就像公元前149年至公元前146年,古罗马因滋事挑衅与迦太基之间发生的“第三次布匿战争”,迦太基全民奋力抵抗,却扛不住三年的围困封锁,终于弹尽粮绝,被罗马攻占,得胜的罗马元老院决定血洗迦太基,挨房搜索,将所有居民找出并杀死。迦太基港口被毁灭,国家成为历史。

  第二类胜利者倾向于“求道派”,他們往往会选择对失败者“网开一面”“留有余地”。

  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埃及阿尤布王朝的第一位苏丹萨拉丁,他在战争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令世人惊叹的“骑士精神”。当他的对手英格兰国王“狮心王”理查的马在战场上摔倒在地,萨拉丁让弟弟给他送去两匹好马,甚至在他病倒时为其送去水果,派去医生;当萨拉丁的军队最终攻入耶路撒冷王国,与88年前十字军攻克耶路撒冷时大开杀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萨拉丁进入耶路撒冷没有杀一个人,没有烧一栋房子,他甚至宣布释放所有战俘,让他们回家,不要一分赎金。

  生活充满竞争,却有不同的“赢法”。赢得竞争固然是一件激动人心的事情,然而更重要的,或许是赢得尊重和友谊,赢得对手的心,赢得世人的感动,赢在“灵魂的卓越”。

  被誉为围棋“天下第一”的吴清源曾说:“一流棋士之间棋力之差是微不足道的,胜负的关键取决于精神上的修养如何。”可见,人与人的高下最终还是取决于精神境界、人格修养、思想力量,而这种长久的胜利,只属于“求道者”,他们未曾怀抱野心,却只是努力地超越自我……偶然间,一低头,竟发现群星在脚下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