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牛的暑假与《天龙八部》

作者:苏听风 来源:《意林》

  读初中时,每一年暑假都是放牛的“旺季”,山坡田畈的草长得正肥厚、青翠。负责放牛的人就十分煎熬了,每天要出门3趟,早上、中午、下午都得把牛带出去,让它吃饱了才回来。

  放牛对于我来说可是一个苦差事。早上不能睡懒觉,傍晚看不了电视。而且每次爸爸都交代:“一定要让牛吃饱。”

  “我怎么才能知道它吃饱了呀?它又不会说话。”“你看到它侧背上左右两个‘坑’鼓起来了,就代表它吃饱了。”

  放牛真是世界上最无聊的事情。有一次,我跟村里的一个小玩伴抱怨了这件事。她家有爷爷奶奶帮忙去放牛,自然体会不到牵着牛站在田埂上的寂寞与孤单。

  我本来只是诉诉苦,没想到有一次,我牵着牛从她家门口路过,她冲过来跟我说,要借给我一样东西,有了它,放牛时就不会那么无聊了。我大喜过望,本以为是一件稀奇玩意儿,结果只是一本书。

  书的封皮已经破损,看不出书名是什么。随手一翻,中间有一些破页夹在其中。书还挺厚,握在手里觉得有些沉。我左手牵着牛绳,右手拿着鞭子,只好把书夹在右胳肢窝下。才跟小伙伴没聊几句,老黄牛就“哞哞”叫起来了,我不得不急匆匆地牵着它离开。

  老黄牛放开大口啃食着藕塘坡嫩绿的小草,我也躺在堤坝的斜坡上,嘴里叼着一根毛毡草,看着天上飘动的白云、不时飞过的小鸟,胳肢窝下的书成了我的枕头。

  过了一会儿,我想不应该辜负小伙伴的一番心意,看看这本她认为能让我不无聊的书究竟在讲些什么。依然就着躺卧之势,我翻开第一页读了起来。

  只见第一页开头,这样的语句劈空而来:

  “青光闪动,一柄青钢剑倏地刺出,指向中年汉子左肩,使剑少年不待剑招用老,腕抖剑斜,剑锋已削向那汉子右颈。那中年汉子竖剑挡格,铮的一声响,双剑相击,嗡嗡作声,震声未绝,双剑剑光霍霍,已拆了三招。中年汉子长剑猛地击落,直砍少年顶门。那少年避向右侧,左手剑诀一引,青钢剑疾刺那汉子大腿……”

  我心中一惊:这是在打架吗?这是一本讲打架的书吗?哎,好像还是古代的人呢,还拿着剑互相砍杀。为什么要打呢?

  顺着故事读下去,发现这开头的一场打斗,是一场比武,各个门派的弟子都拿出了自己的绝招,拼命想打败对方,以夺得一个执掌某机构的机会。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比武现场出现的一个青衣少年,让人十分喜爱。青衣少年名叫段誉,本是到江南游玩,却卷入一场打斗之中。

  在刀光剑影之间,他也能说笑:“你师父是你的师父,你师父可不是我的师父。你师父差得动你,你师父可差不动我。你师父叫你跟人家比剑,你已经跟人家比过了。你师父叫我跟你比剑,我一来不会,二来怕输,三来怕痛,四来怕死,因此是不比的。我说不比,就是不比。”

  读到这里,我乐得趴在堤坝上哈哈地笑了起来。小伙伴果然没有骗我呀,我才没看两页,就觉得十分有意思。打打杀杀,热闹非凡。

  看到第八章的时候,太阳已经不见了。除了我,山野间已经空无一人。我坐在渐渐暗淡下来的堤坝上,抬头看到了天空中的月亮。妈妈响亮的声音从远方传来,家里的晚饭做好了。老黄牛悠闲地躺在藕塘水洼处,背上的两个“坑”结实地鼓了起来。

  藕塘坡的草,来两回也就被牛吃秃了。下一回来,只得牵着绳、拿着鞭、夹着书,寻找一个个高高低低的田埂。这样看书极为辛苦,既担心书掉进有水的稻田里,又担心牛贪吃了别人的庄稼,我得时时用鞭子在它鼻前挥动,以起到警示作用。

  不过,拿着鞭子对看书也有帮助。我读的这本不知名的武侠小说里,人人武功高强,一言不合就打斗一番。读到精彩处,我也会挥动着手上的鞭子,化身于书中江湖,大显身手。每逢此刻,老黄牛就会慌张地四脚向后退,生怕小主人手中的“剑”伤着它。

  我也学着段誉的动作,来一招“六脉神剑”,当然,只是为了帮老黄牛赶走身上的蚊子和苍蝇。也如段誉一般,十有八九打不中。手舞足蹈之时,老黄牛也会停下忙碌的大嘴,两眼放光地看着我。在它黄褐色的大眼睛里,我看到一个在田野里“执剑”的少女,我对着它咯咯地笑了起来。

  看到乔峰篇章的时候,就略显沉重了。来来回回几天,我牵着牛总是在白马山一带的梯田走动,各处的草丛也都像被剪过一样平整。处境和书中的乔峰一样艰难。

  我鼓起勇气将牛赶向一片坟地,这一带鲜有人走动,因此草的质量极好。我平常也是胆小的人,不过,想到有乔大侠相伴,也就不那么害怕了。在坟地里放牛和在藕塘坡放牛有一样的好处,不用牵着它一步步地走,把牛绳的末端系在坟边的小树上,任由它自己寻找食物。

  那一日,乔峰已经成为萧峰,他找到了当年的带头大哥,约对方到青石桥上了结仇恨。读至篇末我才发现,被他打死的“仇人”,竟是要和他一起去牧马放羊的阿朱。

  萧峰大叫一声“阿朱”,抱着她的身子,向荒野中直奔。雷声轰隆,大雨倾盆,他一会儿奔上山峰,一会儿又奔入山谷,浑不知自己身在何处,脑海中一片混沌,竟似成了一片空白。

  “雷声渐止,大雨仍下个不停,东方现出黎明,天慢慢亮了。萧峰已狂奔了两个多时辰,但他丝毫不知疲倦,只想尽量折磨自己,只想立刻死了,永远陪着阿朱。他嘶声呼号,狂奔乱走,不知不觉间,忽然又回到了那青石桥上。”

  我呆坐在一个没有墓碑的坟头,刚才遮阳的那片小树荫早已移动了位置,烈日晒着全身,汗水从额头流淌下来,内心却一片冰凉。阿朱死了,我放下书,掩面哭了起来。

  我问借书的小伙伴,这本书叫什么名字。她说叫《天龙八部》。我问她,这书一共有八部吗?她说,她家里只有这一本,她也不知道后面七部在哪里。到第二年暑假放牛时,我才知道,《天龙八部》没有八部,这才知道,书的作者名叫金庸。

  2018年10月30日,金庸先生逝世,得知此事,我久坐无语,十分难过。想起许多个暑假放牛的日子,带着《天龙八部》,从田埂穿到坟地,從山冈赶向荒野。

  无论如何,我始终感谢在暑假里放牛这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它让我在小小年纪就看到一个精彩的、由文字构建的壮阔世界,让我获得了许多勇气和力量,也让我后来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