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把双刃剑

作者:袁越 来源:《意林》

  如今盛行励志文,很多这类鸡汤书都在教读者如何追求幸福,追到后又如何保持幸福。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冯·希佩尔认为这些书大都不靠谱,因为幸福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状态,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他在2018年出版了一本名为《社会跃进》的书,详细解释了进化如何塑造了人类的幸福感。

  希佩爾教授在书中提出了两个和幸福有关的问题:一、一个人的收入和他的幸福感有关系吗?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大石茂弘博士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研究过这个问题。他招募了一批志愿者,让他们给自己的幸福感打分,然后跟踪他们的后续发展,看最终是什么样的人挣得最多。

  15年后,大石茂弘博士得到了两个有意思的结果:当年自我感觉幸福的人平均要比不幸福的人挣得多;挣得最多的是当年自我感觉比较幸福的那批人。而当年感觉最幸福的那批人挣得反而和当年感觉不幸福的那批人差不多。

  第一个结果很好理解,毕竟自我感觉幸福的人往往更有活力,起点也很可能比不幸福的人高一些。第二个结果看似有些费解,大石茂弘博士给出的理由是:一个人如果自我感觉太幸福了,往往就没有继续拼搏的动力了。

  希佩尔教授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是:一个人的身体状况和他的幸福感有关系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希佩尔教授招募了一群志愿者,让他们看一堆不同主题的照片,然后测试他们对于这些照片的记忆能力,结果发现65岁以上的老年人更容易记住那些美好的照片,更善于忘记那些带有负面情绪的照片。相比之下,年轻人则对这两类照片的记忆力一样好。

  一年之后,研究人员把志愿者当中的那些老年人再次招进实验室,测量了他们血液中CD4+细胞的数量。这种细胞是免疫系统活性的一个非常可靠的指标,数量越多说明免疫系统越健康。测量结果表明,越是那些更容易记住美好照片的老年人,其CD4+细胞的数量就越多。

  希佩尔教授相信,这两个问题都和进化有关。首先,进化的唯一目的就是让你想尽一切办法活下来,并成功地繁衍后代,进化根本不在乎你是否幸福。幸福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让你更有动力去做有助于繁殖后代的事情而已,这就是为什么幸福感一定是不可持续的,否则你就再也没有动力去努力了。

  其次,幸福感确实能够促进一个人的免疫系统提高效率,这也是进化导致的结果。想象一下,当你遇到危急时刻,比如树丛里突然蹿出一只老虎时,你会从哪里获得逃跑所需要的额外能量?大脑的份额肯定不能动用,肌肉组织的能量供应肯定也必须保证,这两部分都是不能牺牲的。

  希佩尔教授认为,此时你唯一可靠的额外能量来源就是免疫系统。人类的免疫系统非常昂贵,需要很多能量来维持其运转。但这个系统是为了防止你将来得病,短时间内是可以被放弃的。按照这个理论,只有当我们感到幸福的时候,我们的免疫系统才会处于最佳状态。

  当我们年纪越来越大时,免疫系统的效率本来就会变低,此时就更需要我们保持快乐的心情,助它一臂之力。

  希佩尔教授甚至认为,对于一个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即使为了和朋友聚会而不得不抽烟喝酒,也比他宅在家里孤独终老要好很多,因为前者会让他感到幸福,从而刺激免疫系统更好地为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