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幽七里香

作者:丁立梅 来源:《意林》

  丁立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课外阅读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喜欢用音乐煮文字。出版有作品集《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暖爱》《有美一朵,向晚生香》等。

  意林:您这篇文章的创作初衷是什么?

  丁立梅:我的好多文章的得来,偶然性比较大,比如这一篇。我是在翻找一本书时,顺带把另一本书给翻出来了,就是这篇文章中写到的那本《诗集传·楚辞章句》。我的记忆,“刺啦”一下,被它钩拉出来。我不可抑制地沉入到里面,那些大学时光,那间阅览室,和七里香飘拂的夜晚,就这样,碰疼了我的心。我很怀念,亦很感激。我没有别的办法可想,就用我的文字,向曾经那些温柔的善良的时光致敬。

  意林:许多中学生感慨,读了那么多书,刷了那么多题,依旧拿不了高分。对于阅读理解题,您有什么看法?

  丁立梅:我的文章,常被拿来做孩子们的阅读理解题,那些题让我这个作者来做,有时也是拿不了高分的。

  不同的人,对同一篇文章解读的视角是不同的,而答案只有一个。这就使得孩子们在答题时,难免要被扣分——这怨不得孩子们。我曾多次建议过,我们出题的老师,在出阅读理解题时,最好能多提供几个答案。这样,才能有助于孩子们阅读水平的提高。

  当然,无论怎样的一篇文章,都有它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有它要表达出的情感,若能找出这种思想和情感,也就能读懂一篇文章了。

  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也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三层小楼,粉墙黛瓦,阅览室设在二层。靠楼梯的一面墙上,满满当当的,摆的全是书。朝南的窗户外面,植着七里香。人坐在室内看书,总有花香飘进来,深深浅浅,缠绵不绝。

  这是当年我念大学时学校的阅览室。对于像我那样痴迷读书而又无钱买书的穷学生来说,这间免费开放的阅览室,无疑是上帝赐予的一座宝藏。在那里,我如饥似渴,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书籍。

  其实那时,我心卑微。我来自贫困的乡下,无家世可炫耀,又不貌美,穿衣简朴,囊中时常羞涩。在一群光华灼灼的城里同学跟前,我觉得自己真是既渺小又丑陋。

  是读书使我的内心慢慢地变得丰盈。那真是一段妙不可言的光阴。每日黄昏,一下课,我匆匆跑回宿舍,胡乱塞点食物当晚饭,就直奔阅览室。看管阅览室的管理员,是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个高,肤黑,表情严肃。他一见我跑去,就把我看的《诗经》取出来,交到我手上,把我的借书卡拿去,插到书架上。这一连串的动作,跟上了发条似的,机械连贯,滴水不漏。我起初还对他说声“谢谢”,但看他反应冷淡,后来,我连“谢谢”两字也免了,只管捧了书去读。

  读着读着,我贪心了,想把它据为己有。无钱购买,我就采取了最笨的也是最原始的办法——抄写。常常抄着抄着,就忘了时间。

  那些日子,我就那样浸透在《诗经》里,忘了忧伤,忘了惆怅,忘了自卑。

  很快,我要毕业了。我突然收到了一本《诗集传·楚辞章句》。扉页上写着:赠给丁小姐,一个爱读书的好姑娘。下面没有落款。

  我不知道是谁寄的,我猜过是阅览室那个年轻的管理员。我再去借书,探询似的看他,他却毫无异常,仍是一副冷冰冰的样子,表情严肃。窗外的七里香,兀自幽幽地吐着芬芳。

  我最终没有相问。这份特殊的礼物,被我带回了故乡。后来,又随我进城,摆到了我的办公桌上。我结婚后,数次搬家,东迁西走,丢了很多东西,但它却一直被我珍藏。每当我的目光抚过它时,心中总有一丝细微的温暖。我知道,这世界哪怕再叫人失望,总有一种叫美好的东西,在暗地里生长。

上一篇:藏在碗底的大秘密     下一篇: 精神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