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江之浦

拉开窗帘的时候,竟然看到了一幅画。一江碧水蜿蜒过眼,水之上是跌宕起伏的山,那山一直到目力不及才稍显收敛。那些硬朗的、柔美的起伏充满神迷与梦幻,由其体现出来的情致与动感又让人不无美妙的遐想。

南方的天气忽晴忽阴,晴的时候,山也像一个个荔浦芋,头上摇动霞的叶子,阴了,又似在化蛹成蝶,最后烟岚蹁跹。

偶尔,云层里射出的光打在水上,水就尤其的明润,山则隐晦迷蒙。就像两个主角在剧情需要时被镜头虚化转换。起初你或对那光不大在意,但架不住它打信号似的,云隙间连着闪,将水面闪成一片片锦,你的惊奇就不得不跟着它闪了。天光温和的时候,山与水的颜色驚人的相似,似是一江颜料刷在山上,新鲜得还在淌水。这样的山水连在一起,就是非同于他处的桂林荔浦了。

总觉得这地方最盛产水,到处水润润的,山上是水,江里是水,田里还是水,水绕着村绕着城地流,生出水润润的植物,生出水润润的人,人出口一说话,也带着水腔。

荔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草,会让一条江葳蕤荡漾,最后荡漾成自己的名字?水中划船,水随山转,那么多的弯,又那么多的漩。水有时像上了一层荧绿的釉,有时又如一面深蓝的绸。船上人一会儿伸出手,甚而脚也伸出去,尽情地撩拨,一会儿又呆愣着唏嘘,发无数慨叹。这样给人的感觉就有了不同,山若是给人带来了美感,水则是带来了快感。

觉得造物主打造桂林山水的时候,一高兴把荔浦也捎带了。有些细节,甚至做得比桂林还好,比如银子岩,会唤起你一腔呼唤,比如丰鱼岩,一洞鱼水穿越九座山峰,是为洞中之冠。所以人们看了桂林还要跑来开眼,那是一条完美的锦绣,他们不想让这锦绣有头没尾。其实荔浦人还是会偷偷笑,你去鹅翎寺了吗?层层信仰嵌在山崖上;你看荔江湾了吗?从江上划船进入,上岸再由洞里出来,江山美景可有这样的结合?荔浦再垫底的山也是桂林山水系列,可人家会说,咱这是荔浦山水。底气硬朗着呢。就让人想了,桂林山水与荔浦山水是一对孪生姐妹,妹妹一直躲在深闺,不好意思见人,守着美丽悠悠而过。

王剑冰: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作协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人民文学》《收获》《十月》《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数百万字作品。

意林:作为频频入选中高考现代文阅读题作者,您认为现代考试阅读的取向有哪些?

王剑冰:我的文章,大概有40篇被选入了中高考的试题或者是模拟试题,大部分是描写景物、生物的,这些会被选为考题,我想第一个是因为这些东西的语言有特色,第二个是所描写的景或者物有特色,第三个呢,它们所释放出来的美感,还有一些思想精神符合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或者同学们的审美取向。

意林:您认为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阅读与写作脱节这一现状吗?

王剑冰:我觉得作为一个写作者,他的关注点需要沉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比如我写了好多的瓦,因为瓦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觉得我们的学生对一个东西关注起来,要长久地去思索,长久地去热爱,慢慢地,你的文字可能就会跳跃出来,你的灵感就会接触生活的本质。

意林:对中学生阅读,您有什么建议?

王剑冰:我觉得简单的阅读是不够的,阅读只是阅读书本上的文字,它可能给你触动给你知识积累,但是更多的阅读应该到生活中去,到大自然中去,读生活,读人,去读那些我们曾经没有遇到过的鲜活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