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的“不婚族”

郑佳佳

前不久,德黑兰大街小巷的报亭和社交媒体均被一则“虎毒食子”的现实悲剧充斥。故事的主线大致是一对父母因儿子40多岁尚未结婚而深感羞耻,遂将儿子杀害。这则新闻引发了伊朗社会的广泛关注。出于对这桩命案缘由深感不可思议,加之平日在伊朗社会的所见所感,我与几位当地单身好友聊起了婚姻问题。

我的好友贾拉里是德黑兰一所大学的图书馆职员,优雅文气的她芳龄37岁,尚未婚配,仍与父母一起生活。我们聊到“父杀子”新闻时,她非常震惊,告诉我伊朗大龄单身青年很多,但很少有父母会为此而感到羞耻,因此而杀害孩子的更是闻所未闻。她解释,当前社会经济萧条、青年大量失业是当地年轻人晚婚甚至不婚的重要原因,父母和社会对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很理解、包容。

另一位在新闻通讯社工作的记者朋友、35岁的劳拉告诉我,几年前曾有人向她求婚。由于男方没婚房,加上劳拉本人不愿接受伊朗传统的婚恋方式(类似于中国的相亲模式),最终选择拒绝。她强调,拥有婚房对开始一段婚姻很有必要。现在德黑兰房价很高,而人们工资收入很低,能拥有婚房的适龄男青年实在太少。多数姑娘认为,生活这么辛苦,与其和无房或有房贷的男生一起受苦,不如自己一人潇洒自在。

经济凋敝已对伊朗人的婚姻心态产生重大影响。激活经济、增加就业和提供住房保障,成为此前伊朗总统大选候选人的主要竞选口号。很多学者认为,如能解决住房和就业问题,社会结婚年龄就会大幅降低。

除了房价高、就业难等经济问题,部分年轻人也把自己的不婚歸咎于社会环境。爱西康是一名现役军人,平时在德黑兰大街巡逻。在被问及如何看待伊朗青年的大龄未婚问题时,他“吐槽”道:“上大学之前,伊朗男生几乎没有女性朋友,更不了解女性,因为大学前是分男校和女校的。这种严格的约束不利于男女生身心健康发展。”此外,他还把结婚晚和兵役制度联系起来。他说:“伊朗是世界上少有的强制服兵役两年的国家。”在他看来,服兵役只能获得岁月的留痕和微薄的收入,却“耽误”了终身大事。

一位学者朋友告诉我,伊朗青年中出现了养宠物取代结婚生子的现象。一些学校有六成女性教师是大龄单身,她们对结婚生子并不热衷,以饲养猫狗等宠物取代天伦之乐。更让这位学者担心的是,这些教师的思维方式会影响其学生,并由此影响国家的未来。

有机构推测,如果放任目前晚婚或不婚形势自由发展,到2050年,伊朗总人口将由目前的8000万降至3000万。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已经多次在电视会议中表示,伊朗青年不能再延迟结婚的年龄,尤其是女青年。伊朗知名媒体曾连续发表评论,呼吁新一届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例如建立结婚激励机制和单身处罚机制),来助力国家摆脱这一困境。

目前,伊朗已推出免费官方约会软件“助攻”单身男女,但根据以往经验,新一代伊朗青年“抛弃”传统婚姻,放弃结婚生子,背后有复杂多样的原因,并不是“帮助相亲”这一招就能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