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袋的救赎

每年镇上的中学小升初都会进行一场考试,即所谓的分班考。参加考试的学生大概有四百名,能考到前四十名的同学就可以进入初一部重点班。我的排名是四十七名,毫无疑问被随机安排到了一个普通班级。两个层次教学的区别就在于部分师资力量的强弱以及上课氛围、学习氛围好坏等。

自尊心一向比较强的我,对于没进重点班这件事心情无比低落。但还好我遇到了我的恩师——刘老师。进入班级的第一天,我因为成绩还不错,担任了班长,负责平时上课纪律、确认有无学生旷课。由于班上很大一部分都是语文数学各考四五十分的“叛逆学生”,所以整体上课氛围简直就是早上七八点钟的菜市场,闹哄哄的。唯一能镇住那帮学生的只有班主任刘老师,我印象中的刘老师,个子不高,一米五八左右,乌黑的头发,脸上有少许雀斑,偶尔涂点淡淡的烟紫色口红,上身胖胖的,所以很喜欢穿宽松的连衣裙。她手上的小方包总是挂着一串钥匙,走起路来叮当作响,这就成了我们接收“班主任来了”的信号,“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刚开始因为班级的氛围我产生了极大的厌学情绪,上数学课时我作为班长总是睡觉。恰好有一次就被刘老师看见了,我以为我会被训一顿,然而并没有。一个星期之后刘老师在上课前来到了班上,手上拿着两个新的文具袋,其中一个给了我,说我同时担任班长和学习委员辛苦了,就当是小小的奖励,另一个留给她女儿。我当时觉得这就是给我文具袋的原因,也并没有打开文具袋看看里面有什么东西。

有天下午班上同学打扫卫生,不小心打碎了我的墨水瓶,连带着刘老师送的文具袋一起掉在地上,文具袋脏了。我拿纸巾擦拭的时候,看见里面放了一张小字条,上面写着“半山腰很挤,务必要自己走到山顶看看”,顿时开学以来不学习、上课睡觉,甚至英语课逃课的回忆,像走马灯一样浮现在脑海中。我突然惊醒,我的过于叛逆让老师失望了。

从那之后,我向老师申请调整了座位,利用课余时间找数学老师把不懂的知识全学了。很快在期末考试中我的排名提高到了年级前三十,如愿进入了重点班级。去重点班时是刘老师领我去的,从一楼走到四楼的路上,她对我说的那段话我到现在还记得:“晚成者未必不达,不要因为起点比别人低一点就放弃自己。”我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在班上我的成绩提升很快,中考也顺利进入重点高中,大学又学了很喜欢的专业。很感谢当时刘老师拉了我一把,后来因为工作关系她调去了县里的中学,换了手机号之后我们再无联系,但依旧祝福刘老师能够桃李满天下。

到现在为止,刘老师当时的鼓励仍然是我前进的动力,也被我当成指引人生方向的灯塔。史铁生的《病隙碎笔》里面的一句话我记忆犹新:“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现在的我哪怕面对科研实验的一百次失败,也会重拾信心勇敢地面对所有质疑、挫折,直到登上“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