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人爱喝热水

作者:张佳玮 来源:《意林》

  有年冬天,我和几个朋友去瑞士某小城旅游,朋友吃不惯瑞士奶酪锅,行李箱里摸出早就备好的泡面,略一沉吟,去找酒店工作人员要点热水。

  瑞士人一脸懵懂:热水?您要喝茶还是咖啡?不不,只是热水。瑞士人完全不能理解:你们要热水干什么呢?——按照规定,我们不能直接给顾客热水,您是要茶还是咖啡?……

  后来掰扯了好一会儿,才在厨房讨到了热水。朋友回去就嘟囔:外国人真怪,自己喝冰水喝得滋儿滋儿的,还不让中国人喝热水。

  19世纪,英国有本畅销书《家政管理手册》,出版头十年里卖了200万册,英国市民阶层几乎人手一本。

  这本书里有这么一段:“老人与体弱的人应当回避冰,不喝冷的饮料,身上很热的人或刚运动过的人,绝对不要吃冷的东西,很容易得病,还可能送命。”您看,以前英国人也提倡喝热水嘛!

  事实上,人类喝水这问题,在讨论爱喝凉的还是爱喝热的之前,先得考虑卫生问题。

  现代医学出现之前,人们不知道喝水要杀菌,只是根据经验,发现喝热水者相对不容易得病,于是就归纳出了“喝热水对健康好”的结论,于是各国都流行开来。倒不是欧美人格外不怕冷——饮水净化问题解决前,他们也很谨慎。

  实际上,为了洁净地饮水,欧洲人做过一些匪夷所思的努力。

  欧洲中世纪题材小说或电影中,诸位王爷贵族,动不动举杯狂饮,让人觉得他们酒量真好,喝死不要命;其实那会儿,他们还没从阿拉伯引来蒸馏技术,喝的酒度数低,不上头。所谓葡萄酒,更接近葡萄汁;所谓啤酒,更像麦酒,烈度大概不超过现在江南人喝的酒酿、四川人饮的醪糟,埃及人修金字塔时,就喝啤酒,熬过了尼罗河畔的烈日,没有妨碍他们完成浩大工程。

  欧洲人早年没有细菌之类的概念,但通过日常生活,也发现了:喝酒易醉,但不拉肚子(他们不知道酒精杀菌);喝水不醉,但容易得痢疾——那还是喝酒吧。他们就是实心眼,没有像中国人似的喝热茶,无意间就煮水杀菌,解决了卫生问题。

  中国人民也不是长久以来都有条件喝热水的。

  明朝士大夫如张岱,还能细细分辨禊泉水,所谓秋月霜空,噗天为白,所谓轻岚出岫,缭松迷石,还懂得分辨水里的石腥气;与张岱交好的闵老子,喝惠山泉水,等到晚间,新泉涌上,汲了之后,装瓮放船,趁有好风才走,让水保持柔和清澈——这是有钱人。

  一般人呢?旧上海弄堂里的居民,自家烧水很麻烦,往往喝冷井水,或去老虎灶找热水喝;体力劳动者更是没法挑拣。黄包车夫这类,跑完了买卖能去茶馆坐一坐,跑路上渴了,那就只好找街边水槽喝水。

  民国时,北京四合院富贵人家,有所谓甜水苦水之分。苦水用以洗衣养花,甜水用来喝。好的甜水可以卖,老天津人以前想卖力气的,就去南运河挑水,回来沿街叫卖,真有富人家肯花钱买水的:省得去跑一趟,而且敢直接舀一瓢来喝呢。

  所以结论是:在现代饮水净化系统出现之前,西方与东方,有条件的市民阶层都不爱喝凉水,普通百姓则没得选,有什么喝什么;一旦水质净化得到保证,西方人就开始敞开喝凉水,而且迅速忘本,不再记得一百多年前,英国人喝个凉水都战战兢兢的样子了;而中国人则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倡导卫生喝热水,一直习惯传承了下来。至于各色“女孩子喝冷水容易肚子痛”之類,则是习惯的一部分。众所周知,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一向都牢固得很。

上一篇:萤火虫之夜     下一篇: 无中生出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