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住旅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这句流行语生动反映出人们在精神消费方面的愿望。纵观古今,人类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文化消费,也从没有像今天这样热衷旅游。一场完美的旅行,必须要选择一家称心如意的酒店,但在物质条件尚不丰厚的古代,外出旅行或者出门办事,应该如何解决住宿问题呢?

我国最早的旅馆称为“驿传”。西周早期,驿传已相当普及,统治者在通往都城的道路上广修客舍,便于各地诸侯入朝纳贡和朝觐时休息。不过早期驿传带有鲜明的等级色彩,文人士大夫可以随时入住,平民百姓恐怕只能敬而远之。据史书记载,西汉初期,各地均在交通要道上设立驿馆,每三十里一处。南北朝时,南朝谢灵运在《游南亭》中说:“久痗昏垫苦,旅馆眺郊歧。”这是“旅馆”一词有據可查的最早记录。

唐朝中期,“馆”和“店”分化成两种不同的类型,要区别它们并不烦琐——“馆”通常指较大的旅馆,有“公馆”和“私馆”之分;“店”多由民间自办。《太平广记》记载汴州(今河南开封)有一家“板桥三娘子店”,店内设有单人间、双人间和多人间,三娘子做烧饼充当客人的早饭,并出租驴畜。古代旅馆基本是单人居住,“板桥三娘子店”应当是民间较早出现的复合型旅馆。

在南宋的都城临安,私营旅馆临街而立,热闹非凡,尤其是西湖岸边的湖景旅馆,密密匝匝,眼花缭乱。陆游那句“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就是在杭州西湖砖街巷(今称孩儿巷)的一家湖景旅馆里写的。此外宋朝旅馆的装潢水平也大幅提升,苏轼在《凤鸣驿记》中曾记道:“如官府,如庙观,如数世富人之宅,四方之至者,如归其家,皆乐而忘去。”

明初,全国要冲均设驿馆、递铺,数量只增不减,“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的格局最常见。明中期以后,驿道管理松弛,为此张居正主张裁减驿馆、递铺,不过基本没有成效。明清时期,在旅馆的基础上衍生出会馆。北京、长安等城市不仅有地区性会馆,还有行会会馆,其中北京的会馆最多时达数百座。至晚清,伴随国力衰微,会馆日渐没落,随之而来的是西方旅馆大举开建,中国的旅馆业由此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本文入选2020年天津高考阅读题,文章有删减)

刘中才:报刊专栏作者,出版有散文集《爱到无声不染尘》,曾获《小说选刊》首届全国小说笔会优秀奖。

意林:您认为文章能引起读者共鸣的原因是什么?

刘中才:选题独特和取材新颖是引起读者共鸣的主要原因。本篇文章以衣食住行中的“住”为切入点,开宗明义引出文章的题眼,古今对照,相映成趣。在碎片化阅读盛行的今天,既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又容易勾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意林:语文为王的时代,语文更注重思辨性和扩展性,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刘中才:建议中高考学生在做好课内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强化课外阅读,增加知识储备,构建综合性知识体系。特别要注重锻炼推理能力,学会将逻辑辨析思维运用到语文学习模块中。

意林:您认为阅读对个人成长有什么意义?

刘中才:高尔基说,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从个体的角度来说,阅读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人之一生,就是在书本和现实中寻找答案、解开谜底的过程。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不断开阔人生视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指导我们树立切实可行的人生理想。尤其是在求学历练阶段,通过阅读积累知识、总结经验、领悟真谛,进而转化为实践本领,其中的好处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