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见过未经美颜的照片了
杨璐
修图的总体方向是皮肤白、脸小和眼睛大,这符合心理学对人脸吸引力的实验结果:“好皮肤最能吸引人,好的五官,特别是大眼睛和瘦脸頰也吸引人。”在这个基础上,美颜软件可以让人的脸更加精致和完美。
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沉浸在虚拟世界里,长相真实的照片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美颜图片。这些被精修的图片从皮肤到五官偏离了真实的长相,并且是一种标准化的容貌。因为,跟自然形成的外貌相比,修图软件再个性化甚至达到整容的效果,它们依旧是基于数据的、人工雕琢的形状。
这些完美却简单的照片主要用在社交账户的头像、发朋友圈、微博或者其他APP上。长相真实的照片和美颜照片的此消彼长,对应的是人类向网络化迁徙。现实是复杂和有缺陷的,虚拟世界是简单和完美的。
发展到现在,真实甚至在照片里彻底不见踪影。现在经常能够看到社交媒体上的照片打假,对比真实的图片会发现那些窗外蓝天白云的豪华下午茶照片,从美女的长相到酒店环境和窗外背景都可能是美颜加上如片场布景一样的道具完成的。
把自己的照片发在社交媒体上,是一种呈现。美国学者欧文·戈夫曼写过一本社会学经典著作《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他引用莎士比亚的话来阐述理论,“世界是一个舞台,我们都是演员”。
长相真实的照片一旦彻底消失,说明人们可能过于活在社交媒体里,这值得警惕。社交媒体是一种自恋文化,MySpace、YouTube,暗含的意思都是“推销自己”。美国学者简·腾格和基斯·坎贝尔在《自恋时代》中写道:“网络2.0时代和自恋文化就像是一对双生儿,它们难舍难分,彼此依存。”用户展示理想却片面的自我,其他人的留言和点赞作为即时反馈鼓励了这种“晒”的行为,同时强大的算法投其所好,比用户还了解自己的喜好。这一切机制营造出“我”仿佛是互联网的中心。
迷失在自己的“手机倒影”里,会造成很大的问题。在虚拟世界里,每个人的视角都是从“我”出发去看外在和他者。在现实社会里,以自我为中心可行不通,自恋会遇到很多人际交往、工作、生活上的障碍,给自己和他人都带来痛苦。
虚实不分,还会造成自我美化,不切实际地炫耀自己,认为自己与众不同,选择性忽略自己的缺点。董晨宇说:“举个例子,比如我们都会在简历中稍微美化一下自己,这是非常正常的自信,也是自我推销的战术。但是,自恋者会信以为真,觉得自己本来就和简历上写的一样优秀。”虚拟世界里形成的这种自我认知偏差回到现实中,也会带来很多困扰。
长相真实的照片可能五官比例不够完美,皮肤也有岁月痕迹,但所有的不完美甚至缺陷都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有血有肉活过的痕迹。越是身处能够轻易遁入图片中拥有完美自我的时代,越是应该时常面对一下真实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