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最好的父母

贝小戎

近日,有電商平台销售“清华妈妈语录”,有木质相框摆件,也有墙纸,上面写着:

妈妈为什么逼我学习?

是为了你将来点餐的时候,可以不看价格。

是为了你在累的时候,随时可以打车回家。

是为了你在外出旅游的时候可以住自己喜欢的酒店。

这种商品说明什么呢?大概是想说明,“清华妈妈”果然有水平,不仅能考上清华,还会激励孩子,能把努力学习的好处讲得这么形象,学习好,以后就可以衣食无忧;学习不好,就没钱,打车、点餐的时候惴惴不安。但以我的经验,孩子多半会跟家长辩论起来,高级餐馆的菜单上不一定标价格,或者我累的时候,直接就睡马路边不行吗?外出旅游的时候,住高级酒店的,不一定读书时成绩很好。

激励孩子确实是一门学问。英国哲学家洛克说:“当你要他去做该做的事时,用钱来做报酬,看到他读书,就用好吃的来犒劳他,要他做一些很小的事,就承诺给他镶有花边的围巾和漂亮的新衣服,那么,你提出这种种报酬,不就等于你认为这些东西是好的,是他应该追求的目标,从而鼓励他去向往,使他习惯于把自己置身于快乐中吗?人们为了让孩子努力学习文法、舞蹈以及其他各种对他们的幸福或利益并没有多大帮助的东西,便不恰当地使用奖励与惩罚的方法,结果牺牲了他们的德行,颠倒了他们的教育,等于把奢侈、骄傲和贪婪教给了他们。不良的喜好本来是应该加以约束和压制的,现在却等于受到了鼓励,这样一来,就为未来的邪恶奠定了基础。”

学生是要好好学习,完成自己的学习,对学习基本的要求是及格,优秀当然更好,但主要看孩子有没有努力,而不是一定要达到优秀。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非常优秀,但也都知道,人人都考上清华是不现实的,很多没上过清华的,也干出了一番事业。父母的任务是配合孩子的成长。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说:“孩子其实天生就有着自我成长的力量……有的家长想着为了孩子好,只让孩子去做那些早已知道答案的、确确实实的事,这样的家长只会把孩子的人生塞到所有人的最大公约数里而已,孩子的个性也会一直被压制下去。人们虽然嘴上都说着要重视个性,却没有能看到孩子个性的慧眼。真正的幸福,是让孩子活出自己的人生。”

《致年少时的我》一书中有英国历史学家马克斯·黑斯廷的一篇文章,他说:“我为那些曾在学校里表现优异的人感到惋惜。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担任过级长或足球队队长,最后却只成为郊区高尔夫俱乐部的秘书。他们之所以成为学校的佼佼者,只是因为他们循规蹈矩。事实上,真正的成功者在生活中并不是循规蹈矩的人。我会告诉年轻时的自己,如果一个女孩愿意与你交往,哪怕你只带她去吃汉堡包,她也会心甘情愿。对她来说,那与豪华大餐并无差别。回想起来,我在跟女孩约会这件事上花过太多无谓的钱。”

河合隼雄说:“父母对自己孩子的期待总是很高,并且无时无刻不在用那个标准来评价孩子。父母满脑子都在想着自己期待的标准,自然就看不见孩子本来的样子了。要是期待过高,或者父母的期待与孩子的个性完全不符,只是用社会的一般标准来衡量,那可就事与愿违了。”

人的能力是多方面的,有的人适合搞科研,有的人适合打乒乓球,适合打乒乓球的又分适合直拍的和适合横拍的……“我们都有责任帮助年轻人辨别出他们的潜能并实现它们。有些潜能必然会实现,并且没有什么能阻碍它们;另一些潜能则需要正确的条件。人类大脑的前额叶要到25岁左右才能得到完全的发育,所以年轻人在法律上成年很长一段时间之后,仍需继续得到支持。”

河合隼雄在《什么是最好的父母》一书中说:“因为东京大学被评为全国第一,所以人人都想着无论如何都要去最好的学校,竞争也就越来越激烈。说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荒谬的现象,我想是因为‘东京大学毕业’代表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身份……只看排名的话,孩子的压力是非常大的。而且学校要是能把数学好和语文好的学生分开排名的话也就罢了,可学校是把所有科目的分数加起来进行排名的,总分只要高出一分,排名就高。所以为了排出名次来,本来一些无所谓差异的事情,也非得设计出能制造差异的考题来不可。而学生为了在这样的考试中取得高分,就不得不大量练习迅速反应、不被题目的陷阱欺骗等技巧,做大量相似的练习题,在题海中挣扎。”

当孩子突出重围,考上了名校,然后进入大公司、住进大房子,满足了父母的心愿,他可能一路为此牺牲了自己的很多心愿和志向,他的人生可能还没有开始。“只想着名次,想着考好成绩,变成有钱人,结婚生子,忙忙碌碌地操劳,安稳度过一生。只做着所谓正确的事,并没有‘我在活着’的体验,这样的人,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活,而是做了别人认为有价值的事情而已。可这种评价的标准是存在于外界的,而不是内心。”

妈妈逼孩子学习,只是在逼孩子向分数、向自己的期望、世俗的期望低头。家里应该贴的是孩子的偶像、家人的合影,而不是清华妈妈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