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呆能解决问题吗?还真能

圣诞帽子

一些日常疑问:

拿到试卷后先看作文题能帮助构思吗?

洗澡和散步真的能让科学家灵感迸发吗?

写方案遇到了瓶颈,是应该继续苦想还是放松一下?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与一种被称为酝酿效应的现象有关:当你遭遇无法解决的难题时,与其纠结于此,不如暂时将其搁置,转而去完成其他无关任务,这反而有利于解决原有问题。

早在1991年,心理学家就用实验证明了酝酿效应的存在:

研究者让参与者完成一项字谜任务,将他们分配到立即回答的无酝酿期组、间隔5分钟的较短酝酿期组和间隔15分钟的长酝酿期组,结果发现经历较长酝酿期的参与者完成字谜任务的成绩最好。

后续一系列的研究更是发现,除了字谜任务这种简单问题,酝酿还能帮人们解决更复杂的问题,比如模拟房产中介,从12栋公寓中选出条件最好且合规的两栋公寓。

为什么把问题放一下之后,就能突然想到解决办法呢?

为了解释酝酿效应的原理,心理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理论假设。

选择性遗忘理论认为,酝酿期的作用是让人们遗忘错误信息,转移注意力,从而放弃原有的无效策略,摆脱思维定式,以更新颖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迟迟解不出来一道数学题?酝酿能够让你忘记画错的辅助线,换个新思路,就做出来了。

遗忘无效信息就够了吗?还得成功提取有效信息!在激活扩散和线索同化理论看来,酝酿起效的关键在于内部意识与外部线索的交互。

在認真思考问题的时候,即使没有把问题想出来,但我们的大脑依然会部分激活对解决问题很重要的记忆痕迹。

在酝酿期,这些痕迹既会在大脑的信息库中扩散,激活之前被忽略的关键信息,也能让人更容易注意到外部的有用线索,知识、信息与线索互相结合,可以共同解决问题。

根据这一理论,低认知负荷的(也就是不太费脑的)、与目标问题处于同一个知识领域的分心任务,更有利于提升酝酿效果。

举例来说,就是当你写不出广告策划案时,比起玩烧脑游戏或做毫不相关的事,看有趣的广告MV更能帮你开拓创意。

还有一种解释是无意识加工理论,它认为在酝酿期,看似注意力放到了分心任务上,但与目标任务有关的无意识思考过程依然在继续,表面上你做别的事去了,实际上你还在心系那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在酝酿过程中,无意识思维促进了对创造性答案的不断检索,逐渐增加这些答案的无意识激活程度,直到进入意识层面使问题得到解决。

比如拿到试卷后先看作文题,就是让自己在无意识的“后台”思考怎么写作文,这样等做完前面的题目后,作文就会更容易顺畅写出。

目前,人们对酝酿的认识还存在很多未知和争议,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争议就是走神。

走神就是指注意力短暂地脱离了当下的任务,心智游移的现象,比如工作时突然想到一小时后的聚餐,吃饭时又忽然想到没完成的工作,脑海中莫名响起曾经听过的歌曲旋律等。

有研究发现,人在做出有价值的创新时,往往不是在非常专注的情况下,而是在心智游移的过程中。

但也有研究发现走神无助于顿悟问题的解决,比如有研究者测试了人们在酝酿过程中走神的频率,发现走神频率与后续创造力表现的提高没有关系。

另一大争议之处就是睡眠是否有助于问题解决。想不出来睡一大觉,旁边人问起时回答说“我在酝酿”,这是偷懒的借口还是真的能起到作用?

大多研究结果支持睡眠确实能起到作用,像是认为睡眠可以对记忆进行再加工,帮助大脑从不同角度思考情境线索,将不同概念关联起来等,这可以让人更容易发现隐藏规律,促进联想。

但睡眠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被试是小憩还是睡一整晚?被试经历的主要是快速眼动睡眠还是非快速眼动睡眠?在这些问题上各个研究都还不一致,也不清楚起作用的究竟是睡眠,还是只是单纯的酝酿。

还有一种可能是,不管是走神还是睡觉,可能每个人适合的帮助解决问题的方式不一样。

比如有的人需要一直保持高度专注而不是适度走走神,有的人需要小憩一会儿而不是长达几小时的睡眠;有的人看提示线索更好,而有的人看提示线索反而会干扰思绪,影响酝酿效果。

所以你可以尝试不同的酝酿形式,或许能找到最适合你的方法。

既然酝酿能够帮助我们绽放思维之花,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有效地促进酝酿效应呢?研究结果表明,一种广受欢迎的项目——冥想有利于提升酝酿效果。

在酝酿期冥想,让自己保持清醒且专注的状态,相比完全的精神放松,更有助于顿悟。就像聪明的小和尚一休,在遇到难题时总是打坐冥想,经常灵光一闪想到巧思。

除了冥想训练,改变所处情境也可能是促进酝酿的积极因素。变换情境可以帮助我们跳出原有的思维框架,走出牛角尖,产生更有效的新思维,因此难题也将迎刃而解。

困难本身不会改变,能改变的只有面对困难的心态。下一次遇到难题时,不妨出去走走,和朋友散散步,没准儿就会恍然大悟。

此外,在酝酿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情绪也很重要。研究发现,相比诱发中性或负性情绪,在酝酿期诱发个体的积极情绪能让人产生最大的酝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