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什么补什么,真的快乐吗

徐亚辉

微博上有一个话题是“我的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阅读量近7亿,且每天都有讨论新增。很多人分享了自己的具体经历,比如不考虑实际收入疯狂买衣服,买玩具;偏好某种食物,要么吃到吐,要么其实并不爱吃,最后扔掉;还有的人读书时太用功,等到大学和工作以后“疯狂”摆烂等。

我们在报复性补偿过后,真正获得心理上的舒适与满足了吗?未必。反而体验到的是厘不清的烦乱以及深深的失落、无意义感,导致自我功能失调,内心安定不下来。

多年前曾遇到一个女孩,从小对巧克力有着强烈的渴望,看到别的小伙伴的家长给买,她羡慕不已。央求过妈妈几次,得到的回答永远是“没钱买”,被指责“不要脸”。那时候她真切地感到妈妈很恨她,连呼吸都要小心翼翼。

在没有爱的童年里,她格外盼望自己快点长大。大学毕业后,女孩拿到第一份工资的那个傍晚,直奔“觊觎”已久的高档超市,买回了一大堆巧克力,来不及细品,麻木地吃了个精光。

从此,每当工作面临压力的时候,她都要网购七八百块钱的进口巧克力,一次性吃完,然后懊悔催吐,一个人在出租屋里哭得死去活来,第二天肿胀着双眼去上班。

这种行为带给身体的伤害,她比谁都懂,但很难从意识上做出改变。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用买昂贵的巧克力表达“我值得被爱”,那是她内化的客体,也就是小时候妈妈告诉她“你不值得,你不配”。

这样的童年报复性补偿行为,其实是在重复内在的创伤。

严格地说,无人童年不缺失,现实中不存在完美的养育。我的一位朋友,他中学时梦寐以求的事情就是从父亲那里得到一辆崭新的自行车。但事与愿违,父亲两次都给他买了极其破旧的二手自行车。他很沮丧,为此还自卑了好久。后来工作、成家的很多年里,他都按照自己的意愿买过几辆,喜欢骑自行车,也带着儿子一起骑。他说,自行车变成了自己的一个爱好。

可见,童年缺失并不都将造成创伤,有些人会在以后得到疗愈或升华。

缺失变成创伤的可能,也就是父母喜欢在孩子提出需求的时候进行嘲讽、打压,使其内心将自己与低价值感等同起来,这会伤到一个人建立基本的自我稳定感的根基。

比如有的人規定自己一日三餐的花费不超过30块,超过就非常自责;有的人给自己花点钱就觉得对不起全世界;还有的人不惜借贷疯狂花钱,将自己推向十分尴尬的境地。

这一切,本质上都是早年的某些需要不被满足造成的缺失,然后又在养育者的不当回应中构成了创伤的体现。就像那个巧克力女孩,妈妈可以如实告知家里暂时没有条件买,或者什么时候可以买,完全没必要将一个孩子的合理需求演变成“不要脸”的低价值评判。

一位女性从小被母亲骂着长大,当她自己做了母亲之后发誓:绝对不骂自己的小孩。开始做得很好,无论孩子多么调皮无礼,她都能忍下来。终于有一天,她忍无可忍地对小孩破口大骂还动了手,然后崩溃了。她不能理解,为什么今天的她变成了曾经的母亲。因为母亲从来没有教过她如何处理愤怒,她只是在形式上忍了下来。这份忍,并没有在她的小孩身上实现补偿,只不过在提示她曾经的创伤。

报复性补偿只是缺失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真正能够补偿的,就是她要重新学习如何与孩子真实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