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的登山包

作者:李开周 来源:《意林》

  很多人都知道,沈括是北宋官员、博物学家、全球范围内第一个发现并记录磁偏角的自然科学家,他写过一部《梦溪笔谈》。

  但很少有人知道,沈括还写过一部《梦溪忘怀录》。

  《梦溪笔谈》谈掌故,论科学,包罗万象;《梦溪忘怀录》则是一本生活小册子,专讲如何过日子。目前这本小册子已经散佚,我们只能从元朝人编撰的一些典籍中读到只鳞片爪。

  在《说郛》辑录的《梦溪忘怀录》片段中,有一段写的是游山心得,包括带什么人、乘什么车、准备哪些物品,以及如何将这些物品正确打包。沈括说,如果山路平缓,他会乘坐他自己设计的一款“安车”去游山。

  安车也是马车,但比普通马车要舒适得多。车顶是一张带有机关的软篷,有雨有风时遮住,风和日丽时卷起。车厢的前壁和两侧都有窗户,半躺在车厢里,可以欣赏山景。车厢用四根柱子撑着,每根柱子都巧设机关,能挂起书籍、扇子、帽子、棋盘、药物、酒壶、碗碟、点心、茶叶罐。

  如果山路崎岖,马车赶不上去,沈括会带两个仆人,让他们挑着担子,将吃的用的装进去。

  他还精心设计了一个衣箱、一个书箱、一个食盒、一个欹床,全用既轻便又耐用的竹木制成。

  衣箱分出大大小小许多格子,可放棉衣、薄被、枕头、洗脸盆。

  书箱比衣箱小一半,也分出许多格子,可放书籍、宣纸、毛笔、墨锭、砚台、棋盘、棋子、小剪刀。

  食盒与衣箱差不多大,用来存放熟食、果品、茶壶、茶碗、茶罐、碗碟、竹筷、勺子、水果刀、炉子、下酒菜、酒壶、酒杯等。

  欹床是一种可以折叠的卧具,造型和功能都挺像现在的行军床。沈括说,他爬到山顶,累了,就斜卧在欹床上饮酒,山风浩荡,鸟鸣啾啾,有得道飞升的快感。

  上述衣箱、书箱、食盒、欹床,都有提梁,便于挑挂。遥想当年,沈括出门游山,派两个仆人跟着,一个仆人挑着衣箱和书箱,另一个仆人挑着食盒和欹床,吭哧吭哧地爬山。

  沈括他老人家也不空手,手持一把折扇,在仆人前面慢悠悠地走着,时不时地回头催一下仆人,相当潇洒。

  沈括还说,必要的时候,他会再带一些“雜物”,包括“小斧子”一把、“斫刀”一把、“蜡烛”两支、“拄杖”一根、“泥靴”一双、“斗笠”一个、“食铫”一个、“虎子”一个、“急须子”一个。

  斫刀即砍刀,古时旅游业落后,山路未开发,遇到荆棘和荒草拦路,可用砍刀开出一条路来。

  食铫是带有提梁的小锅。游山饿了,砍些树枝,就地生起一堆篝火,将食铫悬挂在火苗之上,煮粥、炖肉、温酒,都很便当。

  虎子比较低俗,它是古人对马桶的俗称。沈括爬山还带着马桶,说明他比较有公德心,不喜欢随地大小便。

  急须子则是一种茶具,看起来挺像泡茶用的小茶壶,但其实是用来烧水和往茶碗里注水的。这种茶具最明显的特征,是壶嘴和壶柄不在一条直线上,而是呈九十度角。另外,它的壶柄中空,可以插进去一根木柄。

  宋朝的急须子多用金属铸造,通常有提梁,能像食铫一样挂在火苗上,便于烧水。

  行文至此,我越发羡慕沈括。一是羡慕沈括的游山用具如此丰富,又如此精当;二是羡慕他有两个仆人代劳,不像我们现代人爬山,不得不亲自背起一个老大老大的登山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