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叫我老杨。”
这是老杨刚到初一(2)班时的自我介绍。她大概是少有的,年纪不大却自称为“老×”的老师吧,为的是亲近我们这帮个性张扬的初中生。
其中就有我。班长、年级第一、学霸、三好学生等诸多名头的加身本是好事,这样的学生哪个老师都会不自觉地偏爱,但我太过傲气,甚至目中无人,加上嘴巴不饶人,常常在课堂上让老师们下不来台。
比如老杨讲完题后,我为凸显自己的聪明,毫不客气地大声质问:“这道题明明有更简单的解法,您是不会还是藏着掖着?”我这样的学生放在部队里就是“刺儿头兵”,该拉出去好好罚训的,可是老杨并没有这样做,而是笑着请我上台当小老师,将第二种解法讲解给大家。
老杨自以为如此便能“收服”我,可她错了,我的傲气变本加厉,更因她的“言听计从”而行事嚣张。上课铃响了,我在她的温柔注视下咽下最后一口包子,心里得意:“老杨得等我吃完早饭才敢上课。”考前复习课,同学们“唰唰唰”地做着笔记,而我明目张胆地趴在桌子上看杂志,心里不屑一顾:“有什么好复习的,我早都会了。”回家做作业时,我的字迹愈加潦草,答题过程也愈加简单,自以为天才而恃才放旷。
就这样混到了期中考试,我预备让老杨好好欣赏一番“天才”的风采,谁知老天竟开了个大玩笑——我不仅没能守住年级第一的宝座,在班里都只屈居第三。我头一次慌了,为这向来叫我引以为傲的成绩。
怎么可能呢?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是老师们批错了卷子,还是写错了分数?我带着“三连问”气势汹汹地来到老杨的办公室,“啪”的一声将卷子甩给她,羞愤道:“老杨,你们把我的成绩批错了吧?”
谁知老杨接过卷子笑了笑,这才问我:“为什么不觉得是自己答错了许多题呢?”看着她云淡风轻的笑脸,我的羞恼化为怒火:“我当然不会错这么多!”
“哦?很有自信嘛,”老杨抽出我的数学卷子,指着一道题,“这么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都能算错?”
“怎么可能……”然而等我看清老杨手指着的地方后,我的质问变成了尴尬的沉默:原来是我粗心,漏看了题目中的一个关键数字。
接下来的时间,老杨将我的每一道错题都指了出来,让我重新做出正确答案。此刻,我才发现自己不再是天才,是自大泯灭了我的天分。我也才发现老杨的用心良苦,她用漫长的两个月为我设了个局,一个名为“杀死骄傲”的局,先是引我莽撞地跳下,再用残酷的现实让我认清自己。
在和老杨的这场交锋里,我输得惨不忍睹,却心生感激。她为我提前预设了成长路上的绊脚石,让我狠狠地栽了个大跟头,尝到了失败的滋味,长足了教训。“满招损,谦受益”,从此我刻骨铭心。